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8年03月13日> 总第1489期 > 21 > 新闻内容
生命的张力:活出两个人的年纪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13日  查看次数:  

  ■我家先生在写一首纪念唐山大地震40周年的诗。在诗中,他声称自己97岁。我说:“等等,这个地方分明是搞错了!”他说:“没错的。”我懵了——这个与我在同一个屋檐下过活的男人怎么可能已是97岁高龄?看我实在费解,他幽幽地解释道:“作为一个大地震的幸存者,作为一个在大地震中失去了母亲的人,从废墟中爬出之后,我就开始过一年长两岁,一岁是自己的,一岁是母亲的。”

  ■某一日,微信中多人都在推介同一篇文章,一篇关于“无龄感”的文章。文章号召大家忘记年龄,不要让年龄成为自己的窒碍,要相信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留神一瞧,但见转发此文者均已到了“恨年高”之龄。“无龄感”的提法,无疑契合了他们排斥自身年龄的那颗不服老的心。其实,“无龄感”不是刻意追求来的,你越强令自己忘掉年龄,年龄越要跳出来跟你较劲,成为你的隐忧甚或心障。因此,请爱上自己的年龄吧。你需要修炼的是,哪怕到了耄耋之年,都可以满怀好感地温柔拥抱心中那个13岁的自己。

  ■有个演员,出道时与我同龄。因了这个缘故,对她格外关注。但是,渐渐地,我俩的年龄差距就越拉越大了。我自然明白,女演员无一例外是信奉“姑娘教”的,但是,这般出格儿的“姑娘教圣徒”我还是头一遭看到——我40岁时,人家庆32岁生日;我44岁时,人家过34岁生日。嘿嘿,四年长了两岁!我只知道有“公斤”,不知道居然还有“公岁”。

  ■许多人,在被问及“芳龄几何”时,总是喜欢让别人猜。“逢人减岁,遇货加钱”,对于这种投其所好的处世之道,我们国人也早已掌握得驾轻就熟了。于是,猜者往往把心一横,报出了一个近乎狎侮对方的年龄。结果,被猜者听罢还大喜,而且还会欣然地以那个虚矫的“礼物年龄”为镜,照见了掺水的自己。好似,这样就可以遮掩年龄的痕迹。

  ■和朋友去一个小饭店用餐。见服务员是个十三四岁的女童,便问她:“小姑娘,今年多大了呀?”她答:“18岁。”有个朋友甚是惊喜,便问道:“你跟我女儿同岁呀!小姑娘你是属什么的?”女孩机敏道:“跟你女儿一个属相呗!”朋友不依不饶:“我忘了我女儿属什么了,你也忘了自己属什么吗?”女孩一听,抿嘴一笑,就跑开了。

  ■参加一位邻居的葬礼,谈及逝者年龄,分明是83岁,可遗像下方赫然注明85岁。听深谙此地风俗的人讲,人死之后,要加两岁,天一岁,地一岁。第一次听到这说法,听得人战兢兢复暖融融。由不得想,天与地慷慨赠人的那两岁,人人都领受得起吗?凡人须修炼怎样的功德,方能不愧领那星月挽江河的瑰绝的两岁?

  ■我亲戚,60岁退休后开始减岁过活。过一年减一岁,今年,他47岁!他太会纵宠自己了。有一回,他从晋州出发,坐公交车去深泽,吃了一碗豆腐脑,就又坐车回去了。有人问他:“听说你坐了三个钟头的车,就为吃一元钱的豆腐脑?”他叹:“还能吃几回!”当有人对他不靠谱的年龄提出质疑时,他会骂脏话。

  ■我同学,面老,发白,中年得子。一日去学校接孩子放学,碰到嘴甜的值周生,热情问:“老爷爷老爷爷,您来接谁呀?”“老爷爷”被叫得不高兴了,闷声答:“接你叔!”事后他跟我们说,打那儿以后,接送孩子,他必戴假发。

  摘自《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张丽钧著,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死而不亡”和“勇于不敢”

  死,是身体的灭亡;亡,是精神的灭亡。说起来,我们的皮囊原是容易朽坏的啊!

  如果我们在短暂的人生途程中总是热衷于关照这易朽的皮囊,那么,我们的“死”,差不多也就等于“亡”了。

  但是,我们还有另外一种选择,那就是,为这易朽的皮囊注入意义,让它携着一种荣光,获得长于皮囊的生命。

  罗曼·罗兰说:“创造就是消灭死。”其实翻译成“创造就是消灭‘亡’”更为妥帖。

  老子和罗曼·罗兰,无不是劝诫人们通过创造某种价值来为自己延寿,只有那样,《安妮日记》中所谓“我想在我死后继续活着”才可能变为现实。

  我关注那些过分讲究养生的人很久了。他们像追求真理一样狂热地追求长寿,小心翼翼地伺候着自己的那具皮囊,唯恐它造反抑或罢工。

  他们罔顾生命的高度与宽度,直勾勾盯着生命的长度。我想,就算能活百余岁,跟活了千年的人相比,不还是短寿?

  那些为人类创造了宝贵精神财富的人,才是历千载而不亡啊,堪称真正打败了光阴。

  “勇敢”是个褒义词,历来为人们所崇尚。但是,谁能领略到“勇于不敢”的美丽呢?什么叫“勇于不敢”?

  在我看来,勇于不敢,就是肯于“高调示弱”——我不是真的弱,我是因了敬畏、因了悲悯、因了爱怜,所以才低头、才缩手、才退却。

  勇于不敢,是超越了勇敢的大智大勇,是“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然而,有一种可怕的“勇敢”是多么喜欢跑来充当我们的情人呀!它一旦缠上我们,我们就欣然做稳了它的奴隶。

  当我们用一种改天换地的豪情拦截一条大江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忘了说“勇于不敢”?当我们用一种摧枯拉朽的气势填掉一个湖泊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忘了说“勇于不敢”?

  我们轻易就铲平一座山、弄脏千条溪、砍掉了万株树,“勇敢”劫持了我们的心,让我们变得狰狞起来、乖戾起来。

  “死而不亡”,是劝勉我们“有所为”的;“勇于不敢”,是劝诫我们“有所不为”的。 摘自《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张丽钧著,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