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8年03月02日> 总第1486期 > 24 > 新闻内容
甘李药业三启上市申请
健康时报记者 徐婷婷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02日  查看次数:  

  2018年伊始,国内胰岛素巨头甘李药业时隔四年再度重启IPO(首次公开募股)申请,这已是其第三次向上市发起冲击。

  不过,对于正在排队中的甘李药业,仍尚未完全走出商业贿赂丑闻阴霾。产品结构单一、专利纠葛等问题,也一直是横亘在甘李药业面前无法回避的痼疾。  

        产品结构单一

  胰岛素撑起九成营收  作为首家掌握产业化生产重组胰岛素类似物技术的甘李药业,业绩增长来源绝大部分都出自胰岛素制剂,产品结构面临单一化风险。

  近年来,甘李药业业绩增长迅速。据甘李药业向上海证交所提供的招股说明书(2018年1月11日报送申报稿)显示,其年度营业收入由2014年92660.07万元增至2016年度的177149.34万元。同期,年度净利润由2014年的30505.51万元增至2016年度的76961.82万元。

  取得如此快速增长的业绩背后,却是甘李药业对于胰岛素产品的依赖愈加的严重。

  在第三次冲击IPO的报告期内,其主营业务及主要产品均未发生重大变化。其中,胰岛素制剂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自2014年至2017年6月分别为85.90%、95.02%、96.76%。

  据甘李药业招股书显示,甘李药业营业收入主要来自胰岛素制剂及胰岛素干粉的销售收入,包括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商品名:长秀霖)、重组赖脯胰岛素注射液(商品名:速秀霖)、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25R)等胰岛素主要产品。

  全球胰岛素市场与国内胰岛素市场基本由诺和诺德、礼来公司以及赛诺菲、通化东宝、甘李药业等几家企业占据,国内胰岛素制剂市场竞争也越发激烈。

  招股书中,在特别提醒的“风险因素”中指出,一旦由于替代产品出现导致市场对胰岛素制剂需求大幅减少,或由于竞争对手类似产品或新一代产品的推出,导致主要产品竞争优势丧失,都将对甘李药业的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可能导致业绩大幅波动。

  会务费3年半超6亿

  曾被曝医药行贿丑闻

  健康时报记者留意到,甘李药业在近年业绩增长同时,销售费用也逐年大幅攀升。事实上,在甘李药业2013年6月首次申请IPO期间即卷入医药行贿丑闻,被业界解读为2013年IPO进程终止的原因,让甘李药业的“上市棋”变得前途未卜。

  招股书数据显示,2014~2017年6月的3年半时间里,会务费超6.07亿元,业务宣传费超过3.3亿。

  医药贿赂丑闻,显然一直是甘李药业冲击IPO路上绊脚石,据人民法院网信息显示,甘李药业曾被曝“潜规则”医生多年,行贿或达8亿元,仅2012年就接近3亿。根据举报者提供的资料,甘李药业至少从2008年就开始商业贿赂,爆料人提供一份内部会议光盘,教他们怎么去跟医生谈回扣、价格,怎么去跟医生拉拢关系。其内部更是制定了详细的回扣规则,分为项目费、实际开药回扣费以及市场费三个部分。

  招股书中还披露,2015年5月25日,荆州市荆州区人民检察院就公司湖北省销售人员涉嫌商业贿赂一案提起公诉,指控2010年至2013年10月期间,公司湖北省区域17名销售人员为扩大药品销量、提高销售业绩,向湖北多地医院医生行贿,行贿金额达2,770,383元。

  甘李药业招股书中称,目前已建立了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合规管理体系,但是不能完全排除经销商或者个别员工在药品购销活动中存在不正当的商业行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