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8年03月02日> 总第1486期 > 22 > 新闻内容
从流感到去世只29天
综合编辑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02日  查看次数:  

  岳父从流感到肺炎、从门诊到ICU(重症监护室),29天,阴阳两隔。  

        2017年12月27日下午,岳母打开窗子通风。岳父不穿上衣,吹了半小时,第二天开始感冒流涕。岳母:“吃点感冒药吧。”岳父:“我这身板没事。”岳母:“打喷嚏挡着点,别喷到孩子。”岳父大怒:“这又没啥病毒。”   12月29日岳父开始发烧,愿意吃感冒药了。随后去了通州民营医院甲,老人觉得位置近,不排队,反正异地医保也报不了多少。医院验血后开了3天输液,消炎药用了头孢。输液后岳父有改善,但精神状态明显没有之前好。

  1月3日,岳父承认病情恶化,不再硬挺,决定再去甲医院拍X光片,显示肺部有小部分感染,验血白血球低,心电图基本正常。医院换用阿奇霉素输液。晚上岳父精神略有好转,但继续发烧。

  1月4日,我带岳父赶到离家最近的乙医院,大夫听诊后觉得情况严重,CT提示肺部大面积感染。对比36小时前的X光片,病毒扩散迅猛。当即要求住院,大夫表示没有床位,且病情严重,建议去大医院治疗。  于是疯狂地四处打电话,问任何可能和医院有关系的朋友。一通电话打下来,才发现医院不是饭店,出钱也没有床位。流感袭击下,北京呼吸科床位极度紧张,几天能排到就算不错了。一位朋友建议去呼吸科实力很强的北京朝阳医院(丙医院)看急诊,先把病情稳定住。当晚21点赶到朝阳医院,接诊的腾大夫看了片子,知道病人情况严重,说:“你们先挂号做心电图吧。”挂号、去护士站量血压、做心电图、大夫详细看片问病情、开化验单、交费、抽血。晚上急诊挂号、交费处人之多就不提了。腾大夫看了化验结果使用莫西沙星、多索茶碱、甲泼尼龙、阿昔洛韦等药品输液,并配合吸氧。

  朋友帮忙在丁医院联系上一个床位,1月5日下午住上院后,大夫把我叫出病房:“从片子来看,肺部病毒扩散很快。如果病情急转直下,变成‘大白肺’,需要上有创呼吸机支持。我们院ICU只有6个床位,我不能保证你们有床位。”我:“感冒这么严重啊?”大夫回答:“除了甲流乙流等常见病毒,大部分病毒都没有特效药。最终需要病人自己的免疫系统发挥功能,击败病毒。现在病毒凶猛,如果在病毒自限之前,肺部不能支持呼吸,就需要上呼吸机。”问大夫:“您有啥建议吗?”大夫说:“你们问问,看能否转到朝阳医院或者协和医院吧。”我一听晕倒,早上从朝阳医院出来就是因为挤不上床位,协和医院也问过,根本没床位。

  1月6日,另一位大夫再次说要做好转院进ICU的准备。当晚岳父的尿量少,医生担心肾也感染了,又和我谈。常识认为病毒性肺炎致死率不高,但实际上病毒性肺炎会引起很多并发症,最终死因归于其他病症,病人和家属都不能对病毒性肺炎掉以轻心。

  1月8日早上彩超结果很不好。一线抗生素都用了,但病毒没有控制住,继续扩散,岳父的整个肺都已经被病毒占据。丁医院大夫集体讨论后,正式建议我们转院,而且要求直接进ICU。丁医院呼吸科主任亲自帮忙问了朝阳医院等多个机构,ICU全满。最后联系上全国知名的戊医院,刚空出床位,千言万语道不尽谢!

  岳父情绪开始不稳定。早上他可能自认为没几天就出院了,现在听到要转院,大夫还把家属叫出病房去说情况,预感不好。一到戊医院,直接送进ICU。ICU不让家属进,每天只有下午半小时的探视时间。

  我晚上赶到的时候,夫人说ICU条件很好,而且有创呼吸机、人工肺(ECMO)都有,万一病情恶化,人应该也能抢救回来。她签了一大堆文件,各种治疗手段,看了脊柱都发凉。虽然大夫反复表示非必要不使用,但人肯定要遭不少罪。ICU的费用大概是每日8000~20000元。  

        1月9日下午,岳母进ICU探视,岳父精神奕奕:“我这身板没问题。”谁知1月11日下午,拍片结果还是不好。医生决定插管,插管后会注射镇静剂,人就不能说话了。夫人有不好的预感,强忍着悲伤问岳父:“爸,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岳父停了些许,费力地说:“继续治吧。” 插管后ICU费用直线上升。预计插管能顶72小时,如果还不行,就要上人工肺。人工肺开机费6万,随后每天2万起。我们估算了下,家里所有理财、股票卖掉,再加上岳父岳母留下来养老的钱,理想情况下能撑30~40天。那么40天以后呢?要准备卖房吗?老家房子短期卖不掉,卖掉也就撑个十几天。若在ICU要呆很长时间,只能卖掉北京的房子。

  1月12日上午11点,拍片结果还是不行,医生准备上人工肺。预计顶72小时的插管治疗方案,只坚持了不到17小时。问丁医院呼吸科大夫,回话:“当时建议转到戊医院,就是为了上人工肺,条件许可情况下最好接受治疗。”

  我也紧急电话一位医疗创业的前同事,他建议:“信息不足的情况下,听医生的。”人工肺,医学上叫体外膜肺,叶克膜,呼吸科ICU终端救命神器。既然都建议上,经济条件也能接受,我们决定上人工肺进行治疗。  岳父从小病房移到了大病房,全身上下都是管子。脑后、右手、大腿侧有手指粗的管子导出血液。血浆、营养液、消炎药品等四五个瓶子,通过不同的导管从身体各处不间断地注入。护士在严密的监控各项指标,十几分钟就要加注一些药剂。岳父已被镇静,任何的自主动作都可能导致血管和人工肺的连接被断开。只有监控仪上的心电图表明生命迹象。医生说病人目前情况不太好,前后经历5个医院,现在感染上了医院的一些耐药菌。虽然已用上最强的抗生素——万古霉素,但还是在恶化。

  1月22日下午做CT后,大夫让家里能来的人都来,会诊认为医学上没有继续治疗必要,病人肺部全被细菌和病毒感染、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低蛋白、高钾血症、高钠血症。

  1月23日凌晨,大夫说岳父可能只有2个小时了,如果心脏停止跳动,可以采用电击等抢救手段,问家属的意见。岳母和夫人悲痛不已,拿不出主意。我说:“算了吧,爸爸已经受了很多苦了。”

  电影里,弥留病人会睁开眼睛,摸着你的脸庞,说最后一句话,让你照顾好自己。艺术温暖,现实冷酷。病人满头纱布、满脸胡须、全身管线、毫无知觉,只有微弱的心电图、不断报警的血氧和心跳指标。我们自问自答,让爸爸放心,会照顾好妈妈,照顾好宝宝,照顾好自己。

  亲戚去买寿衣时告诉店主,人是因为感冒走的,店主一点都不意外,说感冒已经害死好多人了,从发病到走时间都很急。

  据微信号“可望buffett”(likebuffett),李可/文有删节

  流感48小时内用达菲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据财新健康点caixin-life):

  首先,实验室有丰富、专业的手段甄别流感和普通感冒,包括PCR、快诊试剂等方法。其次,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在临床上甄别普通感冒和流感没有太大价值。因为流感和普通感冒的治疗手段相同,区别可能就在于流感可以在48小时以内使用奥司他韦(即“达菲”),但是绝大多数流感患者,即使不使用“达菲”,症状也能逐渐减轻。“达菲”的目的是缩短病程,减轻症状,或许能阻止一部分患者发展成重症。现阶段对流感的甄别仍然以医生的常规诊断为主。  流感重症病例要小心

  中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四部、五部主任詹庆元(据微信号“呼吸界”):

  流感重症病例要尽早(发病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缓解症状、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重症的危险因素包括:

  1.年龄≥65岁;

  2.合并严重基础病或特殊临床情况,如心脏或肺部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肿瘤、免疫抑制状态、孕产妇等;

  3.持续高热(≥39℃);

  4.淋巴细胞计数持续降低;

  5.CRP(C-反应蛋白)、LDH(乳酸脱氢酶)及CK(肌酸激酶)持续增高;

  6.胸部影像学提示肺炎快速进展。  异地就医牢记十个字

  湖南省人民医院黄茜、周蓉荣(据@湖南医聊):

  原文中患者起初出现病症时,不愿意去医疗机构就诊的一个原因是“患者是异地医保,东北老国企,现在的医保大概只结算到2014年,即使批下来的报销额度,也要等几年才能拿到现金。”实际上,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跨省异地就医程序,牢记十个字:“先备案、选定点、持卡就医”。先在参保地的经办机构备案,然后选择跨省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最后带上有全国统一标准的社会保障卡就医就能实现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