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8年03月02日> 总第1486期 > 21 > 新闻内容
绝不拖延,立即行动
 摘自《别让拖延症毁掉你》,李世强著,四川文艺出版社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02日  查看次数:  

  编者按:

  总觉得时间富余,工作一拖再拖;

  看到同事闲聊,自己也放下手中的工作,加入其中;

  设定目标、列出计划,却从未实施;

  凡事要求完美,却害怕做不到而从未动手;

  找一些冠冕堂皇的借口,为自己的懒惰解围。

  如果这些问题你存在3条,那么你就应该提早解决这个困扰着大多数成年人的拖延问题。  初入职场的年轻人都很有干劲,然而在一些职场老人看来,这些朝气不过是三分钟热度。

  “现在我对急的工作就做做,不着急的能拖就拖,反正在最后一定会找到解决办法的,慢慢地人都变得越来越颓废了。”一位职场中人说。

  人的朝气去哪里了呢?答案就是被拖延给磨光了。少年时、青年时,我们面对的是紧张的学业,是师长的督促,是同代人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争分夺秒,一刻钟当两刻钟来用。

  但是等到有一天,我们毕业之后走入了社会,我们需要自己来掌控自己的人生,安排自己的工作,生活中没有特别明显的竞争,人的紧迫感也就慢慢消失了,拖延开始变成生活中的常态,于是朝气就这样一点一滴地在生活中丧失了。

  紧迫感的丧失来自拖延,而拖延久了就染上了拖延症,一个得了拖延症的人,对于生活的态度便成了能拖一刻是一刻。由此,拖延和懒散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循环往复,而这个恶性循环的最终结果就是内心彻底崩溃,整个人陷入一种颓废的状态当中。  我们还小的时候,就听过这样一首儿歌:“丢了一个钉子,坏了一个蹄铁;坏了一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将军;伤了一位将军,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国家。”对于拖延者说来,这首歌应该非常合适。拖延不是什么大事,甚至身边人也愿意去理解,但久而久之,它对我们的危害就没办法弥补。  

        心理学上说:“习惯会变成无意识的大脑运作过程。”如果拖延的时间一长,那么大脑就会长时间地保持并记住这个状态,逐渐会将拖延症变成一种习惯。而习惯一旦养成,那对我们的影响必定是可怕的。

  因为,如此当我们在面对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时,也会拖延不做。这就像是在滚雪球,滚得时间越长,球就会越大,而麻烦也将会越大,直至你已无力解决,可惜悔之晚矣,再想有所改变就很难了。

  “有空再做,明天做、以后做”,“再等一会儿”,“再研究(商量)一下”,这些都是在为拖延找借口。但我们真正要解决问题,只有一个方法——马上行动,一分钟也不要推迟。

  有时候即使只是推迟一分钟,也许好事就会变成坏事。实际上,职场中,每个人都有拖延的坏习惯,只是拖延程度大小不同而已。但是,优秀员工会将这种冲动扼杀在摇篮里,懂得适时控制住自己的惰性,他们时刻提醒自己“绝不拖延,立即行动”。

  因此,我们必须记住,在工作中,每一分钟都非常重要。

  约翰·丹尼斯先生曾说:“拖延时间常常是少数员工逃避现实、自欺欺人的表现。然而,无论我们是否在拖延时间,我们的工作都必须由自己去完成,事情会在原地等着你,即使拖延也摆脱不了。通过逃避现实,从暂时的遗忘中获得片刻的轻松,这并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要知道,因为拖延或者其他因素而导致工作业绩下滑的员工,就是公司裁员的对象。”

  一个拖延,一个高效,导致两个人的结果不同。社会学家库尔特·卢因曾经提出这样一个概念,力量分析。他描述了阻力和动力的两种力量。他说,有些人一生就是因为拖延的坏习惯束缚住了前进的手脚;有的人则是一路踩着油门呼啸前进,比如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勇于负责的精神。可以说,他的这一分析同样适合于工作。如果你希望自己在职场中能更好地生存、发展,你就应该把你的脚从“刹车板”拖延上挪开,在规定的时间内把你应该做的工作尽心尽力去做好。

  很多人都会为自己的拖延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所以,千万别把任何计划的起点都定在明天,因为当你正计划着明天的种种“美好”时,不知不觉中就会为自己寻找借口,而时间也渐渐地从你的借口中悄然地流逝,拖沓到了后面。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很多人在小学的时候就会背了。今天的工作没有处理完拖到明天解决的话就有可能变得更困难,而且明天还有明天的事情。当你每天都在压力下处理繁重的工作,渐渐地工作就会变成沉重的包袱。  2007年,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教授发现,人们拖延行为的产生与害怕失败有一定的关联,一些人因为害怕失败而立即行动起来,但一些人却因此选择逃避和拖延,结果怎样当然不言而喻。

  更为有趣的是,一些心理学家还对那些因为害怕失败而产生拖延行为的人做了心理评估,经过评估,心理学家发现他们有几点共性:否定自己、相信宿命、习惯无助。

  很明显,这些都是消极的心理症状,被这些负面情绪缠绕,怎会有快乐可言?虽然,立即实行的后果可能是失败,但拖延一定是失败,那么为何不放手一搏呢?最重要的是,很多时候,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甚至只是我们杞人忧天而已。

  永远也不要想着将今天的工作拖延到明天再去做!如果在工作中你总是指望着明天,那么你就已经失败了,因为明天之后总还有另一个“明天”。一个不为自己找借口的人往往是从今天、从现在做起的!我们没有其他选择,因为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时间是有限的,而我们能够有所作为的正是这有限的时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