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8年03月02日> 总第1486期 > 19 > 新闻内容
“共铸中国心”青海义诊
健康时报记者 张 赫文/图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02日  查看次数:  

  由中央统战部、国务院侨办、国家卫计委指导的同心共铸中国心系列公益活动,

  近日组织了近百名首都医疗专家奔赴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深入囊谦县及其周边地区开展义诊。

  “共铸中国心”项目:

  “共铸中国心”是由中央统战部、国务院侨办等部委领导,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北京市红十字基金会主办,首都优秀的医务工作者、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共同参与,步长(制药)集团全程赞助。

  自2008年以来,该活动组织以首都医疗专家为主的志愿者先后对四川、宁夏、山东、内蒙古、西藏、青海、甘肃、云南、山西、四川等地进行大规模的健康志愿服务,内容涵盖地方病调研、义诊巡诊、捐赠、医疗培训、健康讲座、少儿先心病筛查及救助等,至今已有近五十万群众直接受益。

  眼部疾病很普遍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眼科副主任边俊杰:囊谦县地处青藏高原,海拔接近4000米了,强烈的日晒和风沙让很多当地牧民的眼睛都出现了大大小小不同的问题。

  在整整三天的义诊中,边俊杰医生共为当地的100多名患者进行了详细的检查,还要忙着开一些捐赠的药品。

  “很多患者说眼睛不舒服,可是他们并不知道眼睛也生病!”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眼科副主任边俊杰一边给患者做检查,一边惊讶、无奈的感叹。

  确实,在记者跟随医生的义诊随行过程中,发现当地居民大多有翼状胬(nǔ)肉。

  边俊杰介绍,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俗称“鱼肉”。为睑裂部球结膜与角膜上一种赘生组织,侵犯角膜后逐渐增大,甚至可覆盖至瞳孔区而严重影响视力。因此,严重的翼状胬肉会影响到人们的普通生活。

  青海地处高原,紫外线强,风沙大,而且当地人民主要是放牧为主,户外劳动多,很容易导致翼状胬肉。但是来检查的牧民大多有一个共同点:不知道这是眼病而非正常现象。

  为了提高大家的警惕性,边俊杰还手把手教当地的眼科医生在仪器里看症状、分辨病情。在义诊结束后,边俊杰还主动为县医院的眼科医生做起培训,不仅有PPT,还在纸上画起了病症特点。

  妇科病知识普通受欢迎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妇产科主任王凤英:“刚刚出诊室的姑娘已经是6个孩子的妈妈了!”在囊谦县人民医院妇产科义诊的是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妇产科主任王凤英,她在义诊中遇到了很多年轻的妈妈。

  看着刚刚走出诊室的背影,王主任告诉健康时报记者,那个看起来弱不禁风的姑娘就要在下个月迎来自己的第7个孩子了。

  据当地妇产科的副主任孙丽介绍,囊谦县人民医院的妇产科大多数是来生产的,而且大多数孕妇都不住院,因为没时间,大多只是在怀孕的时候会来医院。

  “义诊两天,接诊的40多位患者基本上都有妇科病,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妇女都有很严重的妇科病,阴道炎、盆腔炎最多,可是她们并不知道。”王凤英告诉记者。

  通过几天短暂的接触,王凤英意识到,在当地牧区藏民的意识里,妇产科就是用来生孩子的,根本没有妇科病的概念,加之当地妇女大多生养多个孩子,而且不注意护理和卫生,妇科疾病基本上人人都有。

  在为这些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后,王凤英主任为患者开具了口服药,尽量缓解患者的症状,并且为当地医生开授了关于妇科疾病辨别和医治的3小时课程。

  泌尿诊疗水平需要提高

  北大国际医院泌尿科副主任李珲:青海省囊谦县海拔近4000米,藏族牧民的生活环境比较艰苦,也为很多疾病的诱发埋下了伏笔。

  “整个县医院没有单独的泌尿科室,最基础的肾病检查也做不了。”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李珲在义诊过程中非常感慨。

  全新的装修、住院部、门诊部、感染部、行政部等都很宽敞干净,但整个外科都是全科医生在做,李珲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在第一天义诊所接诊的不到20个患者里,有一半都是有很严重症状的肾病患者,其中有一位70岁的患者肾积水很严重,李珲检查后,为患者开具了缓解症状的药品,还建议患者去北京治疗,住院相关的问题都可以帮忙协调。

  还有一位17岁的男孩,被李珲诊断为尿毒症中晚期,因为从来没有做过全面的检查,身体不舒服就吃止疼药缓解。

  “尿毒症患者发病前基本都有肾功能损伤。”李珲说,凡是能损害肾脏的疾病都会引发尿毒症,其中以慢性肾小球肾炎居多。此外还有一些非肾源性的因素,如外伤引起大量失血,造成肾供血不足,若抢救不及时,会使肾功能损伤不可逆,有罹患尿毒症的风险。

  对于县里几十万百姓,尽管走上几十乃至几百公里的山路,在全县也都找不到一个独立的泌尿科室和专业医生。

  北京援建机器派上大用场

  北京地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冯恩山:在到达玉树的第一天,航班飞机刚一落地,来自北京地坛医院的神经外科主任冯恩山和丰台右安门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杜文彬,便收到组委会安排的一项紧急救援任务。

  在距离玉树机场140公里之外的囊谦县,一名当地藏族群众,因车祸意外导致颅脑外伤颅内出血需要紧急手术救治,人命关天。一路上,时断时有的手机信号让两位主任心急如焚。当车行驶到信号通畅的路段,杜文彬收到当地医院发来的X光片,立刻同冯恩山教授一起诊断了病人的脑出血情况,并告知当地医院立刻准备必备手术器械,做好备皮术,先初步进行颅部放血减压。

  17点时50分许,载着两名主任的车辆赶到囊谦县人民医院。在紧急抢救的60分钟后,患者脑部减压彻底完成,出血情况被完全清理干净,无出血和脑部挫伤,当时针接近19:00时,患者头部最后一针的缝合工作也圆满完成,手术成功。

  这其中,冯恩山主任也发现一个问题,“昨天在为患者做开颅手术时,我发现是这台北京援建机器安装两年来的第二次使用,不是因为不需要,是当地医生根本不会操作。”

  “什么是健康?”在义诊即将结束时,记者问一位60岁左右的藏族牧民,通过会普通话的护士翻译,这位牧民告诉记者,健康就是能干活就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