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8年03月02日> 总第1486期 > 01 > 新闻内容
家庭医生签约别玩形式主义
健康时报特约评论员 邓海建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02日  查看次数:  

 

  “纸上得来终觉浅”,纸上签约须慎行。

  杭州日前召开了深化作风建设万人大会,现场曝光了暗访中查到的形式主义等问题。一些地区家庭医生签约弄虚作假、市民“被签约”现象突出,成了其间的典型案例。

  惠民工程成了“糊弄工程”,数据漂亮了,却把民心丢了。据新华社报道,截至2016年12月20日,杭州主城区有78.5万人签约2017年度家庭医生,实现签约人口达户籍人口30%的目标,主城区外累计签约人数63.3万人。

  遗憾的是,西湖区某社区卫生服务站一名医生表示,西湖区大批人签到了滨江区,滨江区的签到了西湖区,纯粹为了签约而签约。有的医生为了完成签约量,直接找熟人去学校一次性签上千学生。

  你有张良计,他有过墙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有效解决基层群众日常看病难题的惠民工程,制度设计没闲着、财政投入没省着,却在少数地方被批量混入“南郭先生”,这仅是作风建设问题吗?

  形式主义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其一,作奸犯科,胆大皮厚。基层卫生服务站枉顾规则、相关医生同流合污,把市民权益抛之脑后,违规操作。其二,监管阙如,短板昭然。投机取巧之心化为虚与委蛇之行,或监督链条“有机可乘”。试想,如果回访制度等能稍稍靠谱、惩戒举措能利剑高悬,谁敢拿饭碗去跟签约工作“碰瓷”?

  一般而言,“签约服务费由市、区政府和参保人员共同承担”。性质上说,假签约就无异于骗保骗补。这不仅是作风问题,更是司法及监察部门需迅捷介入的规矩问题。

  去年12月,新华社报道称“我国超5亿人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截至2017年11月底,家庭医生的人群覆盖率超过35%,重点人群覆盖率超过65%。数据一出,热议四起。倒不是说数字是假的,而是很多人质疑“被签约”。

  路径正确,远景美好。早在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文,提出到2020年力争实现让每个家庭拥有一名合格的签约医生,每位居民有一份电子化的健康档案。目前,全球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面实施家庭医生制度。在英国、美国、日本、中国香港等地,家庭医生也是较为成熟的基层就诊制度。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善举,但最怕“有数据无签约”的欺上瞒下和“有签约无服务”的聊胜于无。如果全科医生不足、分级转诊梗阻等问题不能稳妥解决,数字上的大跃进就难免隐藏风险。正视矛盾,才能纾解问题。杭州曝光的“纸上签约”乱象,值得前行中的基层家庭医生制度慎思。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