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8年02月23日> 总第1477期 > 21 > 新闻内容
“疑心病”真是病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 盛建华等
发布时间:2018年02月23日  查看次数: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  盛建华/医学顾问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  乔颖/文

 

 

  疑心病——一种被世人津津乐道而又细思极恐的“心理失衡”,

  犹如一双无形的手,操控、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

  爱默生曾经说过:好犯疑心病是一种慢性自杀。

  本期,我们翻开《医学不能承受之重》,去揭开疑心病的面纱。

 

 

  什么是“疑心病”

  所谓的“疑心”,有可能只是正常人会有的表现,也有可能是心理疾病的表现。看看下面故事吧。

  “我肯定是得了病,医生怎么就是查不出呢?”58岁的刘大爷,3个月前偶尔出现鼻塞,半个月后,他发现自己似乎病得越来越重,面色不佳,并伴有头痛。他急切地求助于“度娘”,整天上网搜索与自己“症状”相关的信息。他发现自己的这些症状与网上描述的白血病症状类似。于是,刘大爷顿时觉自己虚弱不堪,并出现失眠、食欲不振,体重也急剧下降。他反复到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检查结果没有大问题,建议他好好休息,但是刘大爷无法相信。他情绪低落,整天纠结于自己的“疾病”,甚至在焦虑之时,写下了给老伴和子女的遗书。

  “家里的门肯定没锁好!”小陈平时是个认真严谨的人,最近他把这种认真和严谨发挥到了极致。每天出门前他会怀疑自家电源开关没关、门没锁好、水龙头没有拧紧,并反复检查,常常导致上班迟到,被领导批评。小陈非常痛苦,因为他自己知道这是不必要的,可又说服不了自己,怕有隐患,而且脑海中不断夸大隐患的严重性。

  刘大爷的这种情况在普通人群中其实并不少见——积“疑”成疾。从医学的角度来看,适度地“怀疑”自己有病,要比盲目乐观和麻痹要好。但真正的疾病要通过医生的检查和诊断才能确定。对刘大爷而言,他“疑心”的焦虑情绪才是病症所在。而小陈的“疑心”属于强迫症状,是精神心理异常的一种表现。这类人群总觉得有两个自己在心里互相对抗,明明意识到没必要或者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但就是有“另一个自己”忍不住要去想。而这种内心的矛盾冲突,使得思维上像是养成了习惯,每天需要履行仪式般一遍一遍地重复这些“怀疑”。人如果对他人或者自己抱有某种先入为主的成见,就很容易歪曲客观事物的原貌。如果不能从这样的误区中拔出来,就会出现疑心病。而具有“疑心病”的人,总是虚构一些因果关系。

 

 

  “疑心病”是病吗

  “疑心病”当然是病。

  首先,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疑心病”有家族聚集性。也就是说,“疑心病”人群的家族中,存在与其病症相类似的亲属。但这不是说当家庭成员患有“疑心病”时,其他家人一定会发展成为“疑心病”,只是被遗传的是“疑心”的倾向,有这种倾向的人在压力下更易发展成疾病。

  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有“疑心病”者往往具有某些不健康的个性特点:主观、固执、敏感、怀有戒心、好争论、不能接受别人的批评、自我中心、自命不凡、对他人吹毛求疵、强词夺理、爱空想、遇事专断、不坦率、易激惹、不冷静等。尽管这些个性特点并非一定构成疾病,但当遭遇到某些社会心理应激或内心的矛盾冲突无法解决时,就会对人或事物长期耿耿于怀。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时期的不合理教育可能是形成“疑心病”的重要因素。幼年时与亲人分离、父母关系不和谐、儿童时代受到严厉对待或遭受不幸等,都会导致成年后与他人在感情上慢慢疏远,对自己缺乏信心, 并发展为“疑心病”。

  在此,作为一名心理科大夫,我必须澄清两点,而这两点恰恰是很多人在“疑心病”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一:“疑心病”就是“怀疑”。“疑心病”与我们寻常说的“怀疑”是不同的,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程度和持续时间上。“怀 疑”可能毫无道理,纯粹是神经过敏所致。而“疑心病”则是“怀疑”的极端状态,绝大多数怀疑都是无端产生的。“疑心病”者怀疑的对象很泛化,而且这些“疑心”状态会占据人们大部分的生活时间,使人沉浸其中,“疑心”就成为了“疑心病”者主要的生活模式。

  误区二:“疑心病”是性格不好,不需要治疗,也无法治好。“疑心病”人群常常有敏感、多疑、固执等特点,固然性格不能完全被改变,但是性格中一些不好的方面是可以进行调整的。这些不好的方面有可能已经是心理疾病的表现,也可能是心理疾病的催化剂,如果进行适当的学习和调整,是可以克服“疑心”的。而对于那些本身就已经达到精神疾病程度的“疑心病”就更需要治疗了,因为疾病会给患者本人及其身边的人造成极大的困扰和痛苦。因此“疑心病”一定要治疗!

 

 

  面对“疑心病”该怎么办

  就“疑心病”者来讲,应当认识到自己不合理的想法和情绪,努力进行调适。

  了解自己多疑心理产生的原因。猜疑之火往往和消极的暗示有关,敏感人群在一些“好事者”的煽动下,会火越烧越旺而失去理智,甚至酿成恶剧。因此,当听到有人传播流言时,千万要冷静,三思而后行,谨防受骗上当。

  完善自己的个性。要心胸宽广,努力培养乐观情绪,提高对生活的信心。要走向社会,丰富自己的生活,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如养花、钓鱼、下棋。要拥有一份让自己觉得充实的工作,还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每天坚持锻炼,多与朋友和亲人交流,培养幽默感,从而战胜消极悲观情绪和不良心理状态,努力摆脱“疑心”的困扰。看一些心理学方面的图书是不错的选择,因为它们是心理学者们的经验积累。在此推荐两本书:《对错都是为了爱》《你不可不知的人性》。

  放慢情绪发泄的速度。当意识到自己出现怀疑想法时,先不要让这种想法影响自己的情绪。这时需要做的是问问自己“事实是这样的吗”?“我会不会太武断了呢”?“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也许问过自己后会发现,原来事情不是自己想得那么糟糕。

  尝试给别人一些赞美。没有人会喜欢总是小心谨慎、虎视眈眈、疑神疑鬼的人。所以可以尝试找一些“借口”来赞美别人,这样也会得到别人的认同和赞美,这时你会觉得原来大家对你是友善的,这正是所谓的“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如果“疑心病”状况非常严重,如伴有明显的无法自控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时,则需要心理医生的帮助了。医生们会根据疾病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心理和药物治疗方法,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家庭治疗、认知治疗、森田治疗、催眠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药物治疗(某些副作用较小的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物、情绪稳定剂等)。    摘自《医学不能承受之重》,苏佳灿、王彤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