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妇科副主任医师 谭晓嫦
月经是伴随卵巢周期性排卵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当卵巢开始发生衰退时,月经的确会减少。但这不是唯一的原因,月经过少也可能隐藏着其他妇科问题。
内分泌因素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月经稀少(甚至闭经)、肥胖、多毛和不孕。对于一些年轻女性,若存在月经稀少、甚至闭经的现象,且出现上唇、下腹、大腿内侧等处多毛现象,应高度怀疑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最好到医院进行血液检测,看雄激素含量、胰岛素、血糖等指标是否超标。
此外,某些女性因为一些病理方面的原因,或服用了某些容易引起高泌乳素血症的药物,使得外周血中泌乳素水平持续超过正常范围,出现高泌乳素血症。也容易引起月经量减少、月经稀发,甚至闭经、不孕等。
子宫内膜因素 子宫内膜分为基底层和功能层,基底层靠近子宫肌层,不受卵巢激素周期性变化的影响,在月经期不发生脱落,功能层由基底层再生而来,受卵巢性激素的影响而出现周期性变化,在未受孕时功能层随月经期出现坏死脱落,从而形成月经。在子宫内膜基底层仍处于完好状态时,基底层是可以很快地修复内膜功能层,并进入下一个月经周期的循环中。但如果在人流、刮宫、炎症等刺激因素下损害了子宫内膜时,则有可能会导致子宫间质中纤维蛋白原渗出、沉积而最终导致宫腔前后壁粘连纤维化甚至瘢痕化,使得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发生了改变,临床上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月经量随着内膜损伤的程度而慢慢减少,甚至出现了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