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8年02月06日> 总第1481期 > 01 > 新闻内容
向医者表达敬意更要尊重科学
健康时报特约评论员 施琳玲
发布时间:2018年02月06日  查看次数:  

  日前,一篇《含泪送别!8毛钱治好高烧的“不打针爷爷”,这才是医者仁心》的文章引起了医务工作者的大讨论。

  这是一篇正能量十足的报道,追忆的是我国著名儿科专家、河北省儿童医院名誉院长胡皓夫。这位将一生奉献给儿童健康事业的医者让世人敬仰,无论是他的学术造诣,还是医德医风都是全国医务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尤其在儿科病人爆棚、儿科医生紧缺、儿科负荷重的当下,文章本应是一股暖流、一种奋进的力量。然而此文一出,医生的朋友圈却炸锅了。因为文章向公众传递了一个不科学的逻辑:只有8毛钱治好高烧的医生才是医者仁心,只有“不打针的医生”才是医者仁心。

  一些报道与舆论,将不少医生架到了“神”的位置。高烧作为一种症状,其可能的疾病不下几十种。轻者或许是感冒发热,重者可能是脑炎等疾病,也可能是感冒后诱发的心肌炎、败血症、猩红热等其他严重疾病,生命都有可能垂危,这样的高烧能用8毛钱解决问题吗?

  违背了医学常识的表达,抬高了公众不合理期望值,其危害程度并不亚于虚假新闻。《2015年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中公布的医疗暴力事件的原因分析中,患方对疗效不满意,从2011年的20.65%上升到2015年的 60.24%。近年来,医疗水平有了快速的发展和进步,但公众对疗效不满意的数量却大幅上升,这与传播中不断带给公众不合理的期望密切相关。

  笔者曾做过一个近千人参与的《不合理的期望值与医患关系紧张的密切程度》在线调查,结果显示:“不合理期望”常常是医患矛盾的导火索,而医患关系紧张与期望值无关的,仅占7%。

  传媒学者闵大洪多次呼吁,“在互联网、微博、微信等盛行的时代,勿以争时效而牺牲真实性,勿以争轰动性而牺牲科学性,是媒体和媒体人应该把持的。”

  编辑、记者不可能在每个领域都是专家,进行报道时科学精神不可或缺。科学精祌作为一种方法论,同时作为专业水准的体现,应贯穿在报道工作的全过程中。

  不得不说,对医学、科学类报道把关的审核机制,我们长期滞后于国外。在信息极速传播的新媒体时代,完善此项工作尤为迫切。负责任的媒体,在众声喧哗的舆论环境中,应恪守专业精神,坚守科学态度,搭建通往正确认识和理性认知的桥梁。掌握专业知识的医生们,也要有一颗“科普心”,不是只有愤怒和指责,而是多多联手,一起引领人们科学地认识美好的世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