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8年01月09日> 总第1473期 > 10 > 新闻内容
“求收养”背后的落寞
健康时报特约撰稿 喻 进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09日  查看次数:  

  “八旬孤独老头身壮实,购物做饭家务都自己去做,没有慢性病,退休于天津科研单位,退休金6000元/月,不去养老院,渴望有慈善爱心的人和家庭收养我养老送终,死后不要骨灰,只求余生善待,青年学生、打工青壮年有善爱心者均可。”

  近日,天津南开区一位85岁老人在公交站贴上这样一张纸条,意图寻求收养人,并在纸条上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原来,老人从1984年起就开始一个人过了,儿子早在2003年就通过技术移民到加拿大,同去的还有儿媳妇和孙子,独留老人自己一人在国内孤苦伶仃。老人声称自己“求收养”还是经过儿子同意的。

  众人唏嘘——一方面谴责老人的儿子冷血无情,感叹“养儿防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再一方面,也为自己终将到来的晚年忧心忡忡。

  如何养老?这是摆在每个老人眼前的现实问题: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还有最近新流行起来的抱团养老……都有所耳闻,但像新闻中的老大爷这样公开为自己吆喝“求收养”的养老形式,实在罕见!

  罕见,不代表不存在。

  国务院颁布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中提到,预计到2020年,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

  如此庞大的老年人群体中,有哪一个不渴望拥抱幸福、祥和、子孙绕膝的晚年生活?“求包养”,不过是下下策,是最不得已的选择,是多数人不敢言明的意愿——只是新闻中的这位老人,把自己心里最后的念想转变成了实际行动,引发了舆论关注。尽管大家都对老人的遭遇表示了同情,甚至有人提出要给予老人经济援助,但显然,所予非所愿。出于日后健康风险的考虑,很多人只是停留在口头安慰,没人真正愿意“收养”,老人难免失落和焦虑。

  老人不愿去养老院,还是因为觉得养老院不能给他期望的亲情和家庭温暖,而自己的子女孙儿又远在异国他乡,触手不及,远水不解近渴。

  “求收养”背后的孤独、落寞、无奈和渴望,谁懂?

  在孤独中,人的尊严也会丧失得一干二净。盼子女“常回家看看”就像盼星星盼月亮,几乎是所有老人的愿望,但子女回家的次数却难如人意。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平均一个月一次的占比70%;一周一次占10%;半个月一次占5%;一个月以上占15%……老人的心声被听见、被响应,实在太难了。

  中国自古以来以“孝”为大,子女的关心与呵护最终决定老人晚年的终极幸福指数。很多时候,老人所需要的只是子女们的一个电话、一次探望。而对于那些失智老人,子女更应该主动承担起赡养的责任,而不是单纯依靠社区和政府。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常回家看看”入法更多地折射出一种无奈。子女怀揣着一颗感恩之心,用爱主动反哺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任何强制手段都无法代替的。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