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肿瘤医院王长利教授近日在天津召开的“2017世界肺癌大会中国区会后会”表示,最新版肺癌分期标准显示,肺部肿瘤小于5厘米时,每增加1cm生存率会相应降低。如果能够早期发现,经过规范化的外科及综合治疗,1厘米以下的肺癌治愈率可达90%,2~3厘米的治愈率则为85%左右,可以说,每相差一厘米就会带来患者生存期的差别。
肺癌之所以难治愈,主要原因是先兆不明显,发现即是中晚期,治疗效果差强人意。“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误诊、漏诊,只有当肿瘤比较大,对周围组织的侵犯较多或出现远隔脏器转移时,才会有较为明显的症状。而肺癌所致的咳嗽、咳痰等症状又与一般呼吸道疾病症状相似,容易被忽视。”王长利教授表示,目前,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仍然是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
王长利教授提醒,X线胸片用于检查早期肺癌漏诊率较高,对肺癌生存改善有限,而低剂量螺旋CT检查结合了肺部CT与X线胸片的优点,可以发现位于解剖学死角或胸片检查中因组织结构重叠等原因造成的病灶遗漏,对早期肺癌的发现具有重大意义。对直径小于1厘米的小肺癌,这种检查的检出率可达到80%以上。
因此建议,年龄40岁以上、长期吸烟、有肿瘤家族史、有职业暴露史等高危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肺癌筛查。对于健康人群,也应做到尽早戒烟控烟、拒绝被动吸烟,重视并积极治疗肺部慢性疾病,争取从病因上预防肺癌。
相关链接:
“2017世界肺癌大会中国区会后会”是经国际肺癌研究协会授权,由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联合主办,天津市肿瘤医院承办,该会精选在日本举办的“2017年世界肺癌大会”的核心内容,传递肺癌最新学术信息,促进肺癌领域的互动交流和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