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7年12月26日> 总第1469期 > 01 > 新闻内容
“焦虑”不应成中国家长标配
健康时报特约评论员 萧师俭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6日  查看次数:  

  健康时报特约评论员  萧师俭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和张爱玲的名句“出名要趁早”一样流行。当下弥漫在不少家长中的教育焦虑,与此密不可分。

  “出名要趁早”转化成教育观念,就成了“识字要趁早”、“报班要趁早”、“出国要趁早”。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孩子陷入一种恶性循环,教育异化成一种速度的比拼、时间的消耗。

  最深的焦虑来自比较。为人父母者常常伴随罪恶感,好像给孩子的太少,这是家长焦虑感的根源之一。因为缺乏自信,就很容易被别人的行为左右,就很容易对孩子过度关注、过度筹划,以致在焦虑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焦虑为何物?心理学家说,当原始人在面对一头大型啮齿类食肉动物时,焦虑就产生了。现代社会中,生存焦虑已不普遍,只不过那头食肉动物化为了无形——怕自尊受伤,怕被族群孤立,怕在竞争中失利。

  事实上,焦虑并不一定会造成“心理阴影面积”的无限扩大。心理学家认为,适度的焦虑也可以成为建设性力量,如同鲇鱼效应,鲇鱼在搅动小鱼生存环境的同时,也激活了小鱼的求生能力。同样,在克服焦虑过程中,个体的能力也将得到超越。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和焦虑,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古代中国人都希望孩子蟾宫折桂、光宗耀祖,当代美国人也希望孩子上常春藤名校——纵有千古,横有八荒,焦虑的人绝不只有你我。

  很多家长都被培训机构打出的标语击中了软肋:“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却还在观望”“假期是用来超越的,不是用来玩耍的”…… 然而,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我们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孩子成长规律,过度焦虑只会拔苗助长,“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的这句话经常被用来说明,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和与之相适应的发展规划,不应当千篇一律,也不应当定于一尊。对于孩子成长来说,何尝又不是这个道理?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孩子的天赋各有不同,孩子的成长路线也应当有所差别。从本质上说,还需真正完成教育价值观的重建,推动整个教育从“应试本位”走向“人的发展本位”。

  这一点,八百多年前的宋儒早就说得清清楚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受教者明白各自的“性分之所固有,职分之所当为”,最终成为一个有家国天下情怀与担当的大人君子。如果能够深明此理,过度的焦虑当能减轻一大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