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7年12月22日> 总第1468期 > 03 > 新闻内容
五院士谈疾病预防30年
健康时报记者 李桂兰 刘玫妍 张 赫 齐 钰 杨 月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2日  查看次数:  

  近日,中华预防医学会成立30周年庆祝活动暨健康中国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华预防医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暨2017年中国慢性病大会同期召开,大会的主题为“公共卫生助力健康中国”。

  上医治未病,预防理当先。

  从“痘子的干痂粉预防天花”到疫苗的规模使用,从传染病的防疫到慢病预防,从居民营养健康的普及到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无不是预防医学所关注的领域。

  1987年,中华预防医学会正式成立,如今已30载。我国的预防工作也在这三十年间卓有成效,并面临着新的挑战。

  三十年我们的疾病谱在变——

  慢病防控是关键

  三十年间,我国的疾病谱已发生了显著变化,已从感染病为主发展为慢性病为主,疾病预防也随之改变。

  “三十年前,我们提‘预防为主’,多是打疫苗预防传染病。现在从慢性病控制来讲,‘预防为主’显得更为重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介绍,因为现在主要的慢性病,比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等,一旦得了,就很难用现在的医疗技术给患者彻底治愈了。但是这些病可以通过我们日常生活方式的调整,绝大部分是可以预防的。比如二型糖尿病,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80%可以预防,可以不得的。防治关键就是关口前移。

  中国目前大约有1100万~1200万脑卒中患者,预计到2030年会发展到3100万。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作委员会做过一项容量为300万人群的脑卒中防治研究,数据显示中年人占据脑卒中高危人群的60%。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教授高润霖介绍,我国从2005年开始就已经进入了老龄社会。现在65岁以上老人1.45亿,60岁以上老人已经将近2亿,老龄化造成的心脑血管病在不断增加。

  人口老龄化我们无法阻挡,也不可改变,但是危险因素可以进行控制。高润霖院士指出,高血压和高胆固醇是心血管病两个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糖尿病、肥胖、吸烟也是心血管病重要危险因素。国内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80%的心脑血管病可以归结为它的五大危险因素。其中35%归因于高血压,32%归因于吸烟,10%归于高胆固醇,3%归因于糖尿病。

  除了日常生活方式的调整外,在疾病还没发生却存在危险因素时,也要能及时给予保护。“医疗机构不能坐等患者主动筛查,要深入社区、基层去帮助老百姓发现危险因素,比如血压、血脂这类指标,不进行检测、化验老百姓自己并不会知晓。”

  王陇德院士介绍,颈动脉狭窄是中风的重要因素,2009年国内具备实施颈动脉严重狭窄的CEA(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手术资质医生仅有8人,13亿人口仅靠8个医生做手术。在美国每年有3000余位医生对颈动脉严重狭窄的患者进行15万~20万例CEA手术。到2010年,国内实施共247例CEA手术。近年来,通过重点推广,2016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实施CEA手术3256台,具备CEA资质的医生已达57人,累计为1.3万名颈动脉严重狭窄的患者解除了由此因素可能引发卒中的风险。卒中防控显现成效。

  三十年我们的餐桌在变——

  微量营养素缺乏成当前问题

  三十年来,我们的餐桌营养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

  1982年进行的全国第二次营养调查发现,从膳食结构来看,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相对不足是当时国人的主要膳食特点。

  1992年的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结果显示,出现了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并存。

  原卫生部在2002年做了健康和疾病的一些全国性的大型调查研究。从调查研究结果来看,我们国家国民在社会和经济体制变革的过程中,许许多多的行为和习惯正在朝着一个非常不健康的或者不正确的、不科学的方向转化。

  而现在,“我国最大的营养不良问题是微量营养素的缺乏和超重肥胖”,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营养和食品安全专家陈君石院士在会议上说,在我国,人均膳食能量摄入和生长迟缓率两个指标,几十年来有很大的改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微量营养素的缺乏成为了我国最大的营养不良问题。

  “微量营养素缺乏比较流行的说法是‘隐性饥饿’,通俗的讲,就是人们看似吃饱了,实际上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量并没有吃够,缺乏了这些微量营养素。”截至2016年,全球约有20亿人在遭受“隐性饥饿”,而我国“隐性饥饿”的人口数量达到3亿,微量营养素缺乏的问题亟待解决。此外,由“吃动不平衡”造成的超重和肥胖是很多慢病共同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营养不良问题。

  国民营养究竟如何改善?

  2017年7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牵头制定的《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的七个实施策略和六项重大行动给出了答案。实施策略包括完善营养法规政策标准体系、加强营养能力建设、强化营养和食品安全监测与评估、发展食物营养健康产业、大力发展传统食养服务、加强营养健康基础数据共享利用、普及营养健康知识等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做到营养工作全覆盖。六项重大行动则针对生命早期1000天、学生、老年人群、临床营养、贫困地区等特殊人群进行更为具体的指导。

  “实施策略的第一项便是‘完善营养法规政策标准体系’”,陈君石院士强调,“没有营养立法,是我们跟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还有一些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差距。希望通过《国民营养计划》的实施,来突破这一关。”

  下转20版  三十年我们的健康理念在变——

  不重视小病仍是健康阻碍

  三十年前,如果你问谁谁平时的身体怎么样?得到的答案一般会是“不错,可以挑多少斤担子!”那个时候,如果谁家有人生病了,赶紧送医院吧,一般挨到生病要进医院的时候,就是很严重的程度了。

  而现在,你再去问谁谁平时的身体怎么样?他会告诉你,他的体重如何,血压如何,血脂如何,血糖如何等等。

  三十年来,生活习惯的改变,生活中的健康习惯的改变,也改变了我们的就医习惯,如今疾病以预防为主。

  但不得不提的是,三十年过去了,小看疾病仍然是早期干预的重大阻碍。

  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例,吸烟就是辅助刽子手伤害肺功能的催化剂。美国曾在加州做过一项调查,自从1960年到2007年,加州的吸烟人数降低到原来的20%,而与之对应的,自从1970年到2010年,肺癌的死亡率和吸烟人数呈正相关,这份调查结果向更多人证明了吸烟和呼吸疾病的关系。“让我费解的是,我国老百姓也都知道吸烟对肺功能、呼吸系统的伤害,但从来不去主动戒,对疾病的小觑成为呼吸疾病早期干预的一大阻碍。”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表示。

  “我国预防性疾病中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期干预远远不够,很早以前,我国就建立了临床防治战略的发展方向,第一个是预测性,第二个是预防性,第三个是个体化,第四个是参与性,在这些防治战略中,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期预防最重要的就是预防性。”

  国外发现肺癌时大部分都是早期,但中国大部分患者发病时,都是中晚期。“中国人有症状才去检查,以慢阻肺为例,我们曾在社区做过抽样检查,发现很多慢阻肺患者,其中70%是在Ⅰ期和Ⅱ期,基本上没有很多影响生活的症状,医生不管,病人也不理会,等到呼吸困难才去看,这就是早期干预的落后带来的后果。”钟南山院士解释说,其实,肺癌越是早期,肺功能下降越快,直到下降50%你才会有感觉,等到气促了,有了症状才去医院看病,就已经晚了。

  而对于医护工作者来说,思路该有所转变了,不是在医院等病人而是去社区找病人。钟南山提及,近年来,在广州市政府、卫计委和民政局的支持下,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为依托,陆续开展了低收入人群及越秀区居民的免费肺癌筛查项目,为符合条件的居民免费提供低价量螺旋CT及肿瘤标志物检查,目的就是提高早期肺癌的诊断率,从而降低肺癌的总体死亡率。

  目前,在我国的医疗费用里,早期治疗上的费用不及出现在症状和抢救的三分之一,特别是抢救住院部分,是医保的最大头,但如果在早期得到治疗,大部分患者不至于失去生命,我国的医疗费用也会节省很多,所以早期干预早期治疗成为全民生活的一部分时,我国医疗才得以真正的发展。

  三十年我们的养育理念在变——   

       健康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还记得以前的教育口号吗?“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在任教育部副部长(1993年~2002年)时曾说过此话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重申道:这绝不是指让孩子早些认字、背诗、读英语,而是父母要给孩子提供一个稳定的、温暖的、健康的、互动的环境。

  大家要明白,“不是吃饱了,穿暖了,周围挂满了玩具就是幸福童年了。”

  “美国科学院院士福克斯曾指出,儿童发展的某些方面存在关键期,其中一个关键期是0到2岁。”韦钰介绍道。上世纪70年代,罗马尼亚的执政者为增加人口,通过各种政策要求每个家庭生5个孩子。但后来很多家庭因没有抚养能力,只能把孩子送进托儿机构。然而这些托儿机构条件很差,通常20个孩子只有一个养育员,根本照顾不过来。

  福克斯教授团队做了一个研究。他们把一些孩子送到合格家庭中去养育,对一些孩子改善了在托儿机构里的养育条件,比如增加了养育员的人数,但有些孩子不得不维持现状。科学家们跟踪这些孩子一直到12岁,结果发现,早期在托儿机构成长的儿童,由于互动交流的机会少,他们整个脑的体积都比受到正常照顾的儿童明显来得小。两岁以前养育环境得到改善的,脑发育还可以恢复;2岁以后即使再改善养育环境,脑发育恢复也很难。

  根据这样的科学研究,韦钰认为,“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意思是,从孩子一生下来,父母就要把孩子的发展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要给孩子提供一个稳定的、温暖的、健康的、互动的环境,起点高就高在这里。

  “如果在孩子两岁以前,父母不管不看孩子,而是一味地忙着挣钱,等你赚了钱再回来陪孩子就晚了。”韦钰建议:“把国家扶贫关注的时间点前移到最早的1000天,整合医疗、教育等扶贫力量,支持和改善困境儿童家庭教养的质量,实施帮助困境儿童的整合行动,这是提高精准扶贫、实施教育公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措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