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做医生的第24年,马上25年了,从医这么多年,让我转变最大的有两个。
第一个转变是医院对我们的培养。当时我们刚工作的时候,要求看病的时间非常长,一上午给你挂6个号,我到现在也只能挂15个号,它是限号的。我看病的时间比较长,一个病人20分钟以上,算算20个病人需要多长时间?但是,我觉得我不亏,因为我从病人那里得到的东西比黄金还要宝贵。
这一方面增长了我的经验和学术能力,另外一方面也能让我从病人那里得到他们的经验和智慧,同时也回馈给病人,这个一定是双向的。原来挂号费只有几块钱的时候,也许有人觉得花20分钟等于浪费时间,但我不这么认为,最终人生的价值也不能用钱去衡量。
第二个转变,我母亲在2005年以后一直生病,2008年的时候在医院24小时用呼吸机。那个时候我突然发现自己成了病人和病人家属,而不是一个医生了。那时,每个医生跟我交代病情的时候都很快,我心想怎么没有一个人肯跟我多说几句。我内心很痛苦,不知道我妈妈明天怎么样,明天是否能活得过去……我内心真的在呐喊,能不能有一个医生跟我多讲几句,哪怕拍一拍我的肩膀。
我的母亲快不行的时候,曾说过一句话,她说:孩子,你一定要对你的病人好一点,他们太不容易了,你现在能够体会到他们多么难,人在疾病的时候多么需要医生的安慰,你不要觉得高高在上,自己了不起。
病人说我
看诊的时间越来越长
我体会的好医生,首先他要擅于倾听病人的表述,而且要看着病人的眼睛听,你不能低着头写病历的时候听,那样不好。另外,还要做出一些引导和反应,你要主导问诊,不是患者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那样时间也不够。
医生还要会综合判断,你的讲解要让病人了解病情,分析和解释要段落清楚,逻辑性非常强,这样他听你的话就像是听一场讲座,所以每一次看病都是一次一对一的患教。
患者还要求医生以后能够随时联系,并且能够及时地答疑解惑。病人特别需要知道的是这些药吃到一个月之后怎么办?以后低血糖了减哪个药?这个嘱托万分重要。医嘱并不是药物本身,而是药物服用的注意事项和以后调药的依据,这个要交代。虽然很多时候医生没有时间讲出来,但是我还是坚持嘱咐好。看每个病人,多给我5分钟,我就把这个事情交代了。所以就出现了患者说的我看诊时间越来越长的现象,这是没有办法的。
在美国每一个病人的就诊时间,新病人是40~60分钟,老病人是20~30分钟,必须要有这么长的时间,这也是能够让双方觉得从容和心理舒服的时间。但在中国,对不起,没有这个时间。
为了面带微笑
我深夜跑步
现在很多患者说医生冷漠,其实我们都是挣扎在健康的极限上的人,在医院里要看完这么多病人,要满腔热情,要面带微笑,我是怎么做的?告诉大家一个事实,每天夜里12点到凌晨1点是我的跑步时间。我必须要跑步,如果不跑步第二天我就不可能面带微笑。因为微笑是需要能量的,有热情还不够,你还得有体力。所以我们加强锻炼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病人。
医生心中的理想医疗环境,我认为:一是能不断地提升自己,他可以进步;二是医疗机构要具有良好的执业形象;三是同道可以相互学习,学习环境要好。比如说在协和,我们有一个章法,就是任何一个教授或者任何一个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打教授的电话,去问他一个学术问题,可以跨门类、可以不分时间。我觉得这种学习环境是非常好的,这都是为了解决问题;第四个,当然医生的理想医疗环境还包括相对比较高的收入,不需要用灰色收入去补充;第五,环境要让人安心。
有功利心者
慎入医疗行业
有时候我自己都会想,为什么我给我妈的时间都没有我给病人的时间多?当时我很痛苦的一点就是没有时间去看住院的妈妈,但是我发现自己所有的付出无意中都得到了别人的认可,我非常地感激!
我想呼吁现在的和未来的医生们懂得一个道理:专业化、人性化和满意化的服务,就等于自尊+社会价值实现+收益大幅提升,就等于医生的人生价值体现。
最后,我还想说几句心里话:
1.科技时代且勿重物轻人。
2.人性放大的同时才有金钱相随,这是我的看法。所以当你把服务做到深处的时候,不可能不产生回报。
3.今天你对待患者和医疗的态度,就是你将老时别人对你的态度,这是我坚信的,所以我今天要做一名好医生。我相信将来中国新一代的医生会用全新的面貌去对待患者,包括将来我们老了也会是患者的一部分。
4.缺乏情怀、缺乏耐心,想挣快钱者请慎选医疗。
其实我们不是刻意地在做好医生,实际上我觉得根本原因在于尊重人。如果你尊重别人,你自然知道怎么做是受欢迎的。如果你对待对方就像对待你的亲友一样,你自然会付出你的真心。
据“好大夫在线”,内容整理自李文慧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