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7年12月12日> 总第1465期 > 16 > 新闻内容
一跤摔出了血管伤
北京大学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 张学民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12日  查看次数:  

  近日外出会诊时,参与了一个病例的探讨。

  这位患者是从楼梯上绊了一下后,摔下了楼梯,跌坐到了地上,当时患者感觉骨骼和软组织损伤并不重,但之后他发现自己的右腿开始发凉、发麻、疼痛。

  就诊后,当地医院以下肢缺血把他收入院,做CT血管造影时,提示这位患者右侧髂总动脉齐头闭塞。

  当地医院准备手术为患者开通血管闭塞,但做手术时,医生从患者的上肢送入造影导管顺行操作,导丝导管无法到达远端真腔,经导管推造影剂发现竟然有个囊袋状夹层(动脉夹层的一种)。医生赶紧退回了导管。

  听完这位患者的病情介绍,我问患者以往是否有下肢缺血症状,他们说没有。我建议把术前的CT片子仔细看看。

  通过仔细读片,我发现,这位患者其实由于坠落伤导致了血管内膜的断裂损伤,下肢缺血是在血流的冲击下内膜向下翻转阻碍血流导致的。

  类似的病例我在去年曾经见过。一位44岁的患者,在工地工作期间从3米高处坠落,右臀和右肩部着地,双下肢麻木无力47小时,加重伴肿胀41小时,外院治疗无效,转来我院。我会诊后第一怀疑是患者摔伤了血管,导致腹主动脉夹层。造影检查后发现果然是这样,经过手术治疗患者的下肢供血改善。但可惜的是由于下肢缺血时间过长,肢体肌肉大量坏死,导致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

  这两个患者有相似之处,都是高处坠落伤,骨骼和软组织损伤不重,患者在伤后出现下肢缺血的表现,最终都证实是血管损伤。

  因此要提醒严重外伤尤其是钝性伤的患者,应当常规检查一下自己外周动脉的搏动,如果存在搏动减弱,就要当心血管损伤的可能性,伤后如果出现肢体缺血证据则是血管损伤的硬指标,肢体缺血的证据表现为六P:脉搏消失,面色苍白、疼痛、瘫痪、感觉异常和变温,这六个表现的英文首字母都是P,所以也叫6“P”症状。对于有6“P”症状的患者需及早进行急诊腔内手术干预。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