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冬季,门诊中老慢衰、心脑血管的患者都挤在了一起,对于老人来看病,由于体力精力受限制,怎样才能及时而又高质量地就医?为此特意准备了一份就诊攻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首诊:复杂病初诊去大医院
遇到大病或者复杂病,家属们就不要犹豫了,建议直接去大医院或专科医院。理由有三,大医院分科细,医生也较专业;大医院检查手段较多,可以最迅速地查清病因;有针对性地去专科医院能够少走弯路。重要的是这样可避免误诊和漏诊,在最短的时间内确诊并明确治疗手段,尤其对于大病、复杂病的诊治是十分重要的。
选大夫:让固定的医生看病更明智
如果您同时有冠心病、糖尿病多个慢性病,也建议您在单病种固定一个医生。理由有四:
一是“老医生”熟悉病情,病历记录完整;
二是医患感情融洽;
三是容易发现潜在病;
四是这样的医生一般不会重复开检查、开药。
术后:做完手术回家康复
众所周知,外科患者稍大手术一般都要住院,在术后接受抗菌治疗和动态观察。如果手术顺利,一旦度过术后危险期或拆线了,可以考虑回家休养,这样不仅可以节省不小的开支,而且术后疗养在家庭环境中更方便、更温馨,有利于康复。但一定要和手术医生约定好,定期回医院复查。
用药:很多药并非贵就是好
现在大家都会很迷茫,同一种药价格相差悬殊很大,到底该怎么选。其实,要区别对待,普通的牙龈肿痛吃几粒牛黄解毒片,拉肚子吃点黄连素,一般的感冒吃点银翘片。事实上,便宜药也能治好病,老年朋友不要迷信新药、贵药和进口药,除非必要。
但注意一定要对症,建议在接受社区医生指导后再吃药。
危重症:争分夺秒把握黄金时间
对于危重症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比如脑梗、心梗,都是有黄金抢救时间,如果此时再由小诊所、小医院兜一圈后被告之无法诊治建议转院,再去大医院的话,会错过最佳诊治时机。临床上不乏一些老年人,错过了有效的溶栓时间,送到大医院后医生也爱莫能助,全家人追悔莫及。
疑难病:专家团队号是种新选择
对于一些需知名专家诊治的疑难病患者,可以选择挂知名专家领衔的专家团队号,经过团队医生首诊,进行专业诊断和辅助检查后,发现确实需知名专家诊治的患者,通过纵向诊间转诊,直接帮患者预约知名专家。同时,由知名专家诊治过的患者可根据病情需要由知名专家本人预约复诊,或下转给团队其他成员进行复诊。
慢性病:与其挤大医院不如到社区
对于常见的慢性病,例如高血压病、高血脂症、冠心病稳定期、糖尿病、老慢支、更年期障碍、前列腺增生等,目前已有标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这类病在不同医院诊治方法几乎没有多大的差异,所以一旦明确诊断以后可以选择在小医院、社区医院接受治疗,但建议找对医生,并始终选择此医生为主治医生,有助于对方了解自己病情,保持沟通、治疗的连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