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7年12月08日> 总第1464期 > 16 > 新闻内容
治心衰有了新药
健康时报记者 刘玫妍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08日  查看次数:  

  心衰在现有的标准药物治疗下,我国心衰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仍高居不降,而最近,治疗心衰有了新进展。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医学部主任董吁钢教授介绍,“全球首个ARNI类新药的成功,有望显著降低心衰患者的死亡风险和住院风险,帮助患者实现‘睡得好、动得了、活得长’的期望。”

  研究显示,在心衰标准化治疗的基础上,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诺欣妥(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可显著降低心衰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20%、首次因心衰住院风险21%、全因死亡风险16%。

  虽然我国心衰患者多,心衰危害大,但很多人并不了解心衰,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将心衰症状误认为是衰老的正常现象,四分之一的人在出现心衰症状至少一周后才去看医院或根本不去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张凤如教授提醒:“目前导致我国心力衰竭发生的前五位病因为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糖尿病和扩张性心肌病。患有这些疾病的人群应高度警惕心衰的发生,如发现胸闷、喘气、浮肿、疲劳、运动能力下降等症状,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医,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此外,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还要预防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它是心血管病患者发生心衰的常见诱发因素。在寒暖交替或者是流感高发时节,心血管病患者要十分注意,尽量避免感冒或者流感的发生,以防引发肺部感染。  

        心衰患者记好13060

  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 孙雪荣

  最新的高血压指南中建议,心衰患者收缩压应控制在130mmHg以下。

  相比较于非心衰的高血压人群,心衰病人的血压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血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心脏射血时受到的前向阻力,若血压过高,心脏的前向阻力增大,心脏负荷会变重,当然此时心脏的射血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健康的心脏有一定的储备功能尚且能够对抗此阻力,但是心衰病人心功能差,在这种情况下便“自顾不暇”了,所以心衰病人,尤其是一些心衰合并高血压的病人一定要监测血压、合理应用降压药物,防止血压过高。

  心率也是心衰病人要重点关注的。若心脏跳动过快,心肌耗氧就会增加,心脏则需要供给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给心肌,这显然会增加心脏的工作负担,不利于病情的改善。如若存在心肌缺血、冠脉血供不佳,那么心衰必然会进一步加重。对于心衰病人来说,一般建议休息时心率在55~60次/分为宜。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