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瞬间从原来操劳奔波切换成清净悠闲?很多老人都难以接受,从被人围着到闭门在家对着老伴儿孙子电视机——心理上肯定有落差,但怎么调试才能改变这种状态呢?
美国老人的做法是“重启社交”,找一帮老友,一块快乐地度过晚年!有科学证明,老年友谊比家庭关系更能给人带来幸福感。 一个老友,堪比一服良药
随着年龄增长,拥有两三个好友,将成为一笔宝贵的晚年财富,而且对疾病有着“治愈”作用。友情不仅是老年人际关系的黏合剂,更有助摆脱孤独、提升健康、延长寿命。健康路上的“战友”。
《美国医学会杂志》的一项研究指出,常感孤独的老人减寿6年。这是因为,孤独会带来抑郁情绪,活动也会减少,导致身心状态变差。另一项研究则表明,缺乏归属感的老人患高血压的风险高出124%。
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刊载的一项研究表明,对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患者而言,亲友支持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时间。可见,友情也是抗癌路上的“战友”。
怎么交到老友?多说“我要”
很多老人不再工作之后,社交能力也退化了。
有些老人性格本就孤独、抑郁。这样的老人也更容易“自我隔绝”,拒绝结识新朋友;一些退休老人则会渐渐失去同事间的热络,变得心情不安、生活不适,进而失去再交友的兴趣;还有部分老人喜欢攀比,比子女收入、比孙辈成绩等,这些好比老人交友的“毒药”,老友渐渐疏远。
即便离开了原有的社交圈后,变得不那么善于交际了,老人也可以通过“主动出击”来获得老友,多学着说“我要”,“带我一个”,关系都是麻烦出来的,不麻烦别人也就很难融入群体。学会用肯定的心态去看待生活,可以结交更多朋友。
找到同好,建立自己的老友圈
老人身边的朋友可能会陆续搬离或故去,这就需要多结交新朋友。首先可以关注“玩什么”,以兴趣为引线。交友贵在志同道合,共同爱好能为彼此提供更多话题,增进了解。
在美国,一种叫Meetup的社交平台正成为50岁以上人群的新宠。人们根据兴趣爱好,轻松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尽管中国没有这种平台,但可以充分发挥线下公园、社区、老年大学等场所发展老友。
老人也可通过技能建立朋友圈,比如帮邻居修电视、下水管道,做点工艺品赠送他人,甚至一起交流带孙心得等,都能巧妙地扩大圈子。最后,保持心态平和,少些攀比心。
当然,老人交友不要有太多的功利心,聊天话题尽量轻松,不要互相攀比。此外,子女应鼓励和帮助老人,比如给老人报名参加老年大学、带他们参与社区老年活动等。
交老友要掏心,也要小心
当然,不要因为太渴望结交老友而被一些不怀好意的人给骗了。老人交友远离三类人:不法商贩或允诺给予你最大利益的人、陌生而又主动亲近你的人、推销各种保健品的“熟人”。
这些人往往“嘴巴很甜”,“大爷大妈”叫得亲热,但动机不纯,热乎不了两天就会“露出马脚”——从口袋里捞钱才是根本。
老年人也需要去调整自己的行为,减少变老所带来的负面情绪。老年人可以多参与社会活动、与人交流,比如戏曲、象棋比赛、练书法等,体验到个人价值的存在感。老年人要多了解关于预防受骗的知识,加强对社会骗局的认识与了解。
在遇到保健品宣传时要头脑冷静,三思而后行,最好不要急于做决策。遇到别人忽悠时,最好以“自己做不了主”理由推托,不要为了面子而购买保健品,最好不要贪小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