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7年12月08日> 总第1464期 > 01 > 新闻内容
别让“妈宝孩儿”成社会公害
健康时报特约评论员 耿银平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08日  查看次数:  

  生活中有这样一类人,他们虽已成年却凡事依赖妈妈,似乎离开了家长就没法独自生活。这样的人近来被称为“妈宝孩儿”。一项调查显示,61.0%的受访者表示身边有妈宝男,57.5%的受访者表示身边有妈宝女。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西尔维亚曾说,“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当父母愿意通过分离和独立担当的历练,多“散养”孩子;当孩子能以坚韧的姿态努力闯荡,就像当初离开母亲子宫一样,拥有痛并快乐的生命愉悦;作为生命个体的孩子才能在未来社会,得到自信、自立和自强的成长。

  这就像是压条苗(将未脱离母株的枝条压于土壤或其他湿润物中,促使生根后与母株切断,成为独立的苗木),看似已摆脱了母体,但是仍然通过暗中连接,从母体汲取营养和能量,沐浴风雨,逆霜生长,最终成为独立的苗木。代际关系也有这种关系存在:亲密有间,不断走向独立。

  可看看那些现实中的“妈宝孩儿”,小到生活隐私、穿衣搭配,大到婚恋嫁娶、工作生活,都靠妈妈遥控指挥。这些孩子在年龄上已经长大成人,可心理上仍未摆脱童年状态;在肌体上摆脱了母亲的子宫,精神深处仍有无法切断的“精神子宫”。

  有一则“番茄炒蛋”广告:男孩在去美国留学的第8天,打算做一盘番茄炒蛋招待外国朋友。然而他既不会切番茄也不会打蛋,最后发微信给大洋彼岸的妈妈,问番茄炒蛋怎么做。妈妈不仅发来语音指导,后来居然还发了完整的视频……这类年轻人跟父母在一起时完全像个小孩子,只会娇滴滴地撒娇,靠父母解决困难,无法想象他们今后如何面对社会与人生的担当。

  要解决“妈宝孩儿”问题,一是家长要摆脱“直升机”心态,舍得放飞孩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烦恼和问题是正常的,家长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尝试、独立解决,不能像直升机一样立马空降,代替孩子解决,剥夺他们体验的机会,扼杀其独立判断能力。

  其二,孩子自己也要多些摔打和担当意识。母亲的“精神子宫”再温暖,也绝非永久居住地。应该努力打造属于自己的精神自留地,走出“妈宝孩儿”的问题误区,为社会和家庭奉献更多和谐、独立与温暖的能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