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7年11月24日> 总第1460期 > 24 > 新闻内容
谁喂胖了中国孩子?
健康时报记者 韦川南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24日  查看次数:  

      我们的孩子越来越胖了!

2017年10月11日,《柳叶刀》一项新研究显示,过去四十年世界各地5岁至19岁的肥胖儿童和青少年人数增加了十倍。和世界上很多地区的儿童一样,中国孩子也难逃变胖趋势。

今年5月发布的首部《中国儿童肥胖报告》数据显示:最近30年来,我国的胖孩子越来越多,如果不加控制,2030年,我国0至7岁儿童肥胖检出率将达到6.0%,肥胖儿童数将增至664万人;7岁及以上学龄儿童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将达到28.0%,超重肥胖的儿童数将增至4948万人。

谁喂胖了中国孩子?

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景军教授早在1990年就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他联合人类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营养学领域的专家,详细调查分析了食物、儿童和社会变迁的关系,他们认为中国孩子变胖不光有饮食因素,还受到食品安全、心理因素、市场导向等诸多因素影响。  

        饮食变化

当代儿童的饮食结构已从传统主食转向高胆固醇食物

在八十年代之前出生的人们记忆中,儿时若是能痛痛快快吃上一顿肉,是像过年一样高兴的事。

一位出生在六十年代的先生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那时主食吃得最多的就是地瓜、窝窝头,白面馒头是很少吃到的;生猪是集体财产,年终家家会分到几斤肉,是需要拿工分抵的;鸡蛋是奢侈品,小孩子过生日的时候,怀着期待的目光,会煮一两个给小孩,大人是不吃的。

在那个年代,一顿美味的食物会令人一辈子印象深刻。

而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即便是天天大餐顿顿吃肉都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逢年过节,这样的场景也非常常见:一套套传统的菜被端了上来,老人们的眼里都布满了笑容和满足,而小孩子却在旁边拿着筷子嘴里嘟囔着:“怎么又是这些菜呀!”

与这样的变化相伴随的,是1978年至今的饮食结构变迁。

首都儿科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刊发在《中国食物与营养》上的一项研究指出,粮食供给影响饮食模式,世界经济一体化给食品市场带来变革,进口逐渐破坏当地饮食传统,让人们不再食用他们曾经常吃的东西,为人们提供了大量原本不太愿意吃的——更没有营养、更高热量的食物,更增加了肥胖风险。

我国孩子的饮食也随着这样的饮食结构变化发生了转变。景军教授介绍,当代儿童的饮食结构已经从传统主食转向高胆固醇食物。相当多的孩子养成了高脂高糖低纤维的饮食模式,炸薯条、巧克力、高糖分果脯、奶油蛋糕、夹心饼干对于孩子们来说都不陌生。而这样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已被越来越多的证据所证明,是导致儿童单纯性肥胖的高危因素。

“这些菜早都吃腻了,我们出去吃肯德基麦当劳。”孩子们的稚嫩话语,反映了这背后的时代变迁。

而最新的食物心理社会学显示,儿童期心理倾向性膳食模式将一直保持终生,并且某些食物如糖、烟酒,亦能导致儿童期开始的成瘾现象,成为肥胖发生发展持续至成人的高危因子。

食品安全

        食品中抗生素和添加剂对儿童肥胖的影响不容忽视

        在导致孩子变胖的原因中,食品安全是容易被家长们所忽视的一项。

2013年,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青年研究人员王和兴、王娜等采集江浙沪地区儿童尿样,经过3年多的研究发现,儿童时期抗生素暴露可能是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之一。这一结论也刊发在环境领域国际权威杂志《环境国际》。

研究中586名8岁~11岁学龄儿童的尿样被检测,测定出尿中含有21种抗生素,包括5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2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3种四环素类抗生素、4种喹诺酮类抗生素、4种磺胺类抗生素和3种氯霉素类抗生素,其中79.6%的学龄儿童尿液中检出上述21种抗生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这些抗生素除了来源于药品外,食品和环境也是抗生素来源大户,尤其牛肉、羊肉、鸡肉、鸭肉等动物性食品,其中往往会有不同程度残留相应种类的抗生素,比如四环素、磺胺类、喹诺酮类等这三种药物,在我国其实已经停用了很多年,但由于价格便宜,不容易发生过敏反应,所以在动物身上被广泛应用,也必然会导致相应的抗生素。

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抗生素使用一年达16.2万吨,约占世界用量的一半,其中52%为兽用,48%为人用,超过5万吨抗生素被排放进入水土环境中。

然而,与此对应的,却是肉类食用数量的逐步攀升。

发表在《草业科学》2016年第33卷第2期上的《从我国居民肉类与粮食产量和消耗量分析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论文显示,1992~2012年间,我国人均粮食消耗量、人均耗粮型肉类消耗量和人均非耗粮型肉类消耗量之比由1992年的70.53:6.36:1变化为2012年的9.37:2.68:1,人均粮食消耗量在人们膳食结构中显著降低,肉类消耗逐步上升。

好在这一问题逐步引起重视。2015年6月9日,农业部网站公布了禁止在食用动物中使用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4种原料药各种制剂的征求意见。自2016年1月1日起,停止经营、使用相关产品。

景军教授介绍,欧美人长期依赖的就是高蛋白的营养结构,所以肥胖问题对他们来说,是一个至少持续了50年的老问题,而我们的饮食结构一直是谷物社会,肥胖对我们来说是近20~30年的转型过程中才出现的新问题。为避免抗生素和添加剂对孩子肥胖的影响,家长除了不盲目为孩子使用抗生素外,还要注意从正规渠道购买肉类蛋奶等食品。此外,政府、食品加工产业也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  

        市场导向

儿童零食的流行加剧了儿童高胆固醇的饮食模式  

        中国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个庞大的儿童食品消费市场。

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婴幼儿辅食市场监测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指出:2014年全球309亿欧元(567.3亿美元)的婴儿食品市场中,中国占比约24.7%。

哈佛大学人类学资深教授华琛的一项研究表明,少年儿童并不具备主动的消费能力,而是消费的被动接收者,且主要是食物。

一些跨国快餐连锁店和儿童零食公司便利用孩子这一心理,通过广告、形象、电影电视剧等方式展示着乐趣和童趣的形象,来吸引孩子们去购买,而这些快餐和儿童零食,大多都是高糖、高盐、高热的食品。

而且,这种饮食消费文化带来的同龄人之间关于食物的攀比,也不容忽视。景军教授在调研过程中,一位孩子的父亲向他描述,他的孩子说有一次同学问他有没有吃过一种冰淇淋,那种冰淇淋在当时算比较贵的,而且在电视上、街头广告牌上铺天盖地都是它的广告,孩子们都以吃过这种冰淇淋为荣耀,他的孩子没有吃过,但是他的自尊心让他向同学撒了谎,他说味道好极了,他害怕他的同学笑话他或是受到排挤。回到家后孩子跟爸爸讲述了这件事情,为了让孩子真正感受到这种冰淇淋的味道,爸爸专门带他买了那款冰淇淋。

“对于孩子们来说,购买、消费流行的食物对其融入社会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在这种时候,家长通常是妥协和默许的。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家长们陪着小孩一起去吃麦当劳,看着孩子吃,自己不吃。更令人担忧的是,在八九十年代麦当劳肯德基还算是时尚昂贵食品,但现在已经变成常用食品了,被日常化了。

同时,景军教授提醒,现在孩子们的口袋里都有不少的零花钱,并且可以自主的消费,这也是肥胖的一个诱因。根据1995年的数据,中国城市儿童从他们父母和祖父那里收到了大约50亿美元的零花钱和压岁钱,通常这些钱被用来买糖果、饼干、方便面、巧克力、饮料和冰淇淋。

2017年,《预防医学》上的一项研究进一步证实,零花钱与城市儿童肥胖之间的显著相关性。研究人员于2015年10月,针对北京、上海、南京、西安4个城市共1648名学生的调查显示,其中69%的中小学生每周都会得到零花钱。与没有零花钱的同龄人相比,有较多零花钱的中小学生在过去的三个月期间食用或饮用了更多含糖饮料、零食、西式快餐以及路边摊等高热量或致胖食品,他们患超重或肥胖症的可能性比其他同龄人高出45%~90%。

营养教育

目前我国学校和家庭的营养教育还远远不够  

        避免儿童肥胖,科学的营养教育必不可少,景军教授等人的研究发现,当今中国的孩子在家里拥有更大的决策权,包括食物在内的大约70%的家庭开销都以孩子为中心,由孩子决定家里吃饭的时候吃什么,三四岁大的孩子往往就试图选择他们自己和家庭的主食、点心以及外出就餐时的餐馆。

因此,孩子和家长们都掌握一些营养知识非常必要,“但目前我国的科学营养观教育还远远不够,大部分学校都没有开设青少年营养课。”景军教授介绍。

在营养教育方面,日本的一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日本教育体制中家政学教育对营养的普及起了很大作用。家政学的内容包括食物学、被服学、居住学、儿童学、家政学原论、家庭经营学、家族关系学、家政教育等。日本很多要做母亲的女性都要学习家政学,从家政学里学到的营养知识、食品知识对自己儿女的养育,乃至整个民族的养育起到了关键作用。

日本政府为了让孩子更容易理解营养,还把所有的食品再分成红色、绿色、黄色三大类,每天在吃饭的时候能够很简单的按照这些分类来掌握,黄色食品指可提供热能的食品材料,包括粮谷类、坚果类、薯类、脂肪和砂糖等。红色食品即提供身体成长所需要营养的食物,包括动物性食品、植物蛋白等。绿色食品指维持身体健康、增进免疫、防止疾病的食物,包括水果、蔬菜、海藻类等。通过这样容易理解的颜色标记,使小朋友们也能明白如何进行营养的全面摄取。

不过近几年,我国的一些地方也开始重视家庭营养教育对儿童肥胖的干预。

上海市青浦区盈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他们的家庭干预经验分享在中国社区医生·医学专业期刊上,文章指出,对于5岁以下儿童肥胖症的干预,以家访为基础的早期家庭干预有望成为预防儿童肥胖的一种干预形式而全面推广。通过引导家长避免给子女提供高能量膳食,减少看电视、玩电脑等静坐活动时间,增加户外运动时间,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运动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取得良好成效。

只有将儿童营养教育及全民营养教育重视起来,才能让孩子在健康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顺。

参考资料

1、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喂养中国小皇帝——食物、儿童和社会变迁》,清华大学景军教授主编,2016年出版

2、北京晚报2017年5月11日:首部《中国儿童肥胖报告》发布:如不控制2030年将有近5000万小胖墩

3、健康报:《震惊!儿童尿液中检出21种抗生素!长期低剂量摄入或致肥胖!》

4、中国食物与营养2013年第10期:《儿童肥胖与其膳食关系研究进展》

5、中国社区医生·医学专业2012年第12期:《基于家庭干预研究对儿童肥胖的效果分析》

6、中国健康教育2017年8月第33卷第八期:《超重和肥胖对儿童发展的不良影响及对健康教育的启示》

7、中国产业信息网:《2015-2020年中国婴幼儿辅食市场监测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8、达能营养中心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日本的营养健康教育与管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