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7年11月24日> 总第1460期 > 14 > 新闻内容
王晓东只做最好的抗癌药
健康时报记者 叶正兴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24日  查看次数:  

  专家简介:王晓东,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百济神州创始人、董事、科学顾问委员会主席。  

        “要么不做,要就做全球最好的抗癌新药。”王晓东院士在一次国际药物信息大会上,说出这样的壮志豪言,如果发现研发新药没有国外的好,就坚决放弃,重新设计。

  他41岁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20多万留美人员中获此殊荣第一人;他在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组建我国科技改革首个体制外“试验田”——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他是全球过去10年中论文成果引用率最高的科学家之一……

  传奇经历,科研光环。而王晓东更希望人们记住的,是他作为百济神州创始人的身份,他希望中国有更多全球领先的原创研发药涌现,改变我国新药研发受制于人的状况,新药“做出来,吃得上,用得起”。

  黄金搭档

  “三无人员”

  与科研大家相遇

  2016年2月,百济神州成为这一年美国股市第一家IPO的公司,被外界称为中国的“基因泰克”。4月,创始人王晓东和欧雷强(JohnOyler)共同在纳斯达克敲响上市之钟。

  他们用5年打造了国内新型分子靶向药与肿瘤免疫药研发领域明星企业,被公认为国内新药研发领域黄金搭档。

  2010年,两人在美国旧金山湾区的朋友聚会上相遇,王晓东想找投资人成立一家公司推动研发肿瘤药物的转化,而当时欧雷强的保诺公司刚刚卖掉。

  “我当时和他开玩笑说,他是‘三无人员’,无房、无家、无工作,他告诉我现在创业应该还是在中国,而且应该是做抗癌药。这两点共识让我们一拍即合。”王晓东说。很快,百济神州获得了天使轮及德国默克雪兰诺投资,加上创始人的积蓄,百济神州就此诞生,成为中国第一批研制原创药物公司之一。

  王晓东表示,他和欧雷强的职责分工很明确,并不参与公司的日常管理,在百济神州,他更像是一位科学创始人,白天也需要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工作,只负责两件事情:一是公司战略,比如苏州建厂的战略决策;二是科研方向,作为科学顾问委员会主席,对公司的科学走向,包括科研方向课题给予指导协调。

  牵手新基

  借势千亿美元药企转型升级

  2017年7月6日,美国新基公司与中国百济神州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和商业化百济神州的PD-1抗体BGB-A317,用于治疗实体肿瘤。此外,百济神州将接手新基公司在中国的运营,拥有新基公司在中国获批产品的独家授权,这笔交易总金额高达近14亿美金(约合95亿元人民币),刷新了国内药企单品种收购的最高价。

  毫无疑问,2017年的百济神州,是中国医药产业领域当之无愧的明星。

  美国新基,是一家价值千亿美元的制药公司,在制药行业有非常好的声誉。

  “一个成功的合作,不光要有合作意愿,还要有合适的机遇,这次和新基的合作正是天时地利人和。”谈起这次合作,王晓东仍然意犹未尽。

  新基是一家主做抗癌药的公司,当时研发管线上正好缺少一个基石即PD-1药物,而国际上除了已经批准的两个(默沙东的派姆单抗,百时美施贵宝的纳武单抗)之外,百济神州PD-1研发药物A317目前走在最前沿,拥有的临床数据最多,发生风险最小。

  王晓东坦言,把新基在中国的商业团队整合到百济神州里,对百济神州也是一个很大的提升,百济是从研发起步,商业方面没有任何经验,从研究到临床开发,最后才到苏州生产。新基则有上百人的运营团队,在中国有丰富的抗癌药商业化经验。

  押宝苏州

  三年前的这一场赌局赢了

  百济神州,如今已是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研发巨头。

  而在三年前选址苏州时,公司既没上市,资金不充足,国家鼓励创新的药品新政也未出台,可以说是兵行险招。

  十多年前,王晓东第一次来到苏州工业园区,这里的公司很多都只能生产生物试剂盒,生物制药产业链中处于非常低端的环节。

  不过,当他听说苏州工业园竟将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的基础科研高端会议引到了苏州,感到十分意外,一个工业园区竟有这样超前的眼光和思维,必定有着长期的眼光和长远的产业支持政策。

  “现在看来,这个决定显然是正确的,而且建的一点都不早,反而时间很紧迫。”王晓东坦言自己的确也有过担心,初创企业最大的悲剧,是钱花完了,临床试验项目还没结束,公司走到商业阶段,如果不能维持,往前走一步就停了,不可能做大。

  王晓东介绍,在美国有很多小的生物技术公司,公司开始创建时,每一个时期都很现实,一定要把钱放在最重要的领域,开始从实验室走到临床,很多人就把实验室团队解散;走到临床一旦快结束时,就需要雇商业化人才,很快临床试验团队也会解散;但是走到临床,如果还要继续维持研究,就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

  “第一,在生物制药领域,专业性强、经验丰富;第二,他们在配套服务上非常完整和高效。第三,区域性优势,这里高级专业人才储备充足,为百济神州在科研、产业链构建以及将来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平台。”百济神州化学首席研发总监王志伟表示,2015年定址苏州后,得到苏州市政府大力支持,百济神州苏州工厂投入不断加大,工厂总投资在2亿元人民币,苏州市政府极其迅速地批下了最急需的贷款,推动百济神州从研发到生产的商业化转型。

  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周旭东先生介绍,园区重点打造的生物医药产业产业园区,集聚了相关创新企业640多家,60多位国家千人计划和近万人高层次科技人才,构建了极具活力的产业生态圈。生物医药产业的竞争力,在全国高新区、经济开发区中保持第一。

  记者现场参观工厂时了解到,苏州工厂质量控制十分严格,设计同时满足中国、欧盟和美国GMP等多项国际标准要求。生产车间人流、物料均采用先进的单向流模式,更好避免交叉污染及人员防护。

  “从10亿美元的游击队到100亿美元规模的正规军,制药是一个系统产业”,王晓东幽默地说,百济神州如今另外一个挑战,就是全球战略。

  百创新药,济世惠民。秉持做全球最好的抗癌药理念,就不只是在第三世界国家,要作为中国人,给全世界做最好的抗癌药。百济神州在澳洲昆士兰、美国波士顿、旧金山及欧洲10个国家都有业务开展,公司超过700人的团队分布在世界各地,尽管管理和沟通更加有挑战难度,也同时在向全球性药企迈进。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科学家的特质是理想远大、目标坚定。从中原黄土地走出来的王晓东院士,正在将他的理想变成现实,他希望中国生物医药领域未来有更多的优秀创业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