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不仅擅长书法与绘画,还通晓中医药之道。某日,唐伯虎应邀去赴四大才子之一祝枝山的五十寿宴。入席不久,忽闻其爱子小便不通,哭闹不止。唐伯虎听后毛遂自荐,先看了小儿的舌苔,又切了脉象,随后挥毫在一纸素笺上写道:“宝塔尖尖三四层,和尚出门悄无声。一把蒲扇半遮面,听见响声就关门。”唐伯虎写完后吩咐好友祝枝山:“将此物数只捣烂,加食盐少许,葱白三根,一同捣成泥状后敷填小儿脐部,外加布条扎紧固定,稍等片刻,小便定会畅通。”
祝枝山接过处方一看,知道是一首药谜诗,但情急之下一时竟解答不出。唐伯虎见状笑道:“此乃田螺也。中医称它能利湿热,治黄疸,下水气淋闭。”于是祝枝山立即派家人买回数只大田螺,照方加葱、盐,然后捣烂敷用。果然,敷药片刻后小便畅解,病痛全无,小儿玩笑如常。众宾客一致赞唐伯虎医技高超,祝枝山更是连声道谢。摘编自1996年01期《食品与健康》沈双喜/文
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陈燕清点评:中医认为,田螺味甘、咸,性寒,具有清热利水、止渴的功效。用田螺食疗可治小便不通、黄疸、脚气、水肿、消渴、痔疮、便血、目赤肿痛、疔疮肿毒等多种病症。冬季里把紫苏叶和田螺一起炒食,还有解表、助消化的功效。
酒醉不醒者,将田螺、蚌、葱、豆豉一同煮汤,饮其汤汁有解酒的作用。
另外,消渴饮水不止,小便频数的患者,煮食田螺汤汁,可以改善口渴、小便数多的症状。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螺肉中一般寄生虫较多,若烹调不当,很容易引起肠胃不适,因此做的时候一定要煮熟煮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