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7年11月17日> 总第1458期 > 03 > 新闻内容
能治病的催眠术
健康时报记者 李桂兰 驻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特约记者 张 霞 刘泉伶/文 健康时报记者 牛宏超/图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17日  查看次数:  

  催眠术,一项古老而神秘的技术,几千年来以不同的术语和方式被使用,

  几经起伏,现在多被应用于心理疾病的治疗中。

  突然的偏瘫、怀孕的困难、看见逝去的故人……看似是身体出了问题,其实是心理受了伤。

  想弄清楚背后原因,得花些功夫,

  而催眠,就像一条捷径,让我们更便捷地了解到疾病本真的样子。

  受访专家:潘成英,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受过系统、专业的心理治疗的培训,包括精神分析、家庭治疗、认知疗法、森田疗法、团体治疗、积极心理学、催眠治疗等

  擅长:焦虑、抑郁和其它精神疾病  催眠治疗

  就像一个难度极大的拼图

  32岁的玲珑(化名)之所以来看精神科医生,是因为有心脏的基础疾病而且怀孕困难,辗转于几个科室后仍旧毫无进展,被其他医生推荐来到潘成英的催眠治疗室里。

  三年了,“频繁紧张、焦虑、心脏早搏”,在心内科治疗过,也吃过不少药物,还做过心理治疗,但总是好了一段时间又复发,反反复复;如今,想要生个孩子,B超提示,卵泡不成熟,怀疑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才三十出头,已经是白发和黑发相间。

  这是她的催眠师,潘成英医生在第一次见她时了解到的情况。

  催眠治疗,就像完成一个难度极大的拼图,那些散落在房间各个角落的拼图块,你必须很仔细地搜寻才能找到,待找到了这些拼图块之后,也还得仔细辨别每一个拼图小块的痕迹线索,才能最终完成一块拼图,了解到背后真相。

  玲珑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两个:频繁焦虑早搏和怀孕困难。随着催眠治疗的深入,发现她的生活中各种不适症状很多,除了生理上的心脏症状和怀孕困难外,她每周还在矛盾中挣扎:每到周末都不想在家,只有回到父母家才能感到舒服、安全,但回去后,又总是跟父亲不说话,跟母亲争吵。

  对于心理疾病而言,我们看得见的是症状,看不见的才可能是疾病所在。

  爱德华滋和雅各布斯在其《意识与潜意识》一书中指出:在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有一个“过滤器”,这个过滤器上面一层是意识,留下来的仅仅是一些比较表面和肤浅的东西;而我们生命中更重要的东西则潜藏在下一层的潜意识中。

  潘成英也在一步步深入的催眠治疗中发现这个女士的真正问题所在。这位女士的父亲二十年前因生意赔本后开始酗酒,脾气暴躁,并欠了不少外债。女士当时也只有十二岁,看着原来慈爱的父亲完全变了样,从那时开始她不再跟父亲说话,成年后也背负起了家中的债务。然而,她每到周末只有回到父母家才舒服,才感到有安全感,这种发生在童年的情感积淀所致的“病理性安全感”,就像是一双无形的手,左右着她的生活。

  精神受了伤

  身体却不会骗人

  催眠时,催眠师会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不同的催眠方式。有时会通过一系列的指导语,教会你如何一步一步去放松自己的呼吸、肌肉和骨骼,在这个过程中,患者能够感受到自己身体各个部位逐渐放松下来的感觉,而在催眠治疗的过程中,催眠师还会帮助患者内心找到一个安全的环境,暗示他们在压力过大、紧张不安的情景时做一个简单的动作来帮助自己放松,比如吃点啥,喝点啥,或者闻点啥。

  芳华(化名)是安徽人,不到四十岁,却像《小公主苏菲娅》里的苏菲娅,几十年来常常不自主地打嗝,打嗝的声音就跟水塘里的青蛙叫一般。动画里片的魔法看着有趣,而芳华的遭遇却只有痛苦。

  看过不少医院,也吃过不少精神科的药物,症状时好时坏,用她丈夫的话说:“回娘家一次,回来就会加重一次,两个月都缓不回来!”潘成英在给芳华催眠治疗过程中发现,这个奇怪的病症确实跟她的成长经历有关。

  芳华并非自己的父母亲生,两三岁的时候才来到这个家庭,从小到大,她觉得养父对她特别好,养母却隔三岔五找她的麻烦。

  养母对她挑剔的眼光、讥讽的语气让她受了伤却不自知,从而导致了“呱呱呱”的打嗝声。声声似诉说,却无法表达。

  心情不好,你可以伪装着微笑;可如果你的精神受了伤,无论你怎么微笑,你的身体却不会骗人。而这种伤害不仅仅会发生在童年,也会发生在成年以后;不仅仅是经历很多年才发病,也能在当下就出现病症。

  “我这是不是撞鬼了呀,大夫?”六十多岁的张兰(化名)进到潘成英的治疗室神秘地说道:“我弟弟患肝癌去世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我每晚半夜起夜都能看见他在我的客厅里转悠!”

  张兰家姐弟一共四人,她排行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妹妹,最小的就是这位已经离世的弟弟。

  弟弟是家里的一块宝,从小娇惯任性有不少坏习惯,抽烟、喝酒、打牌。父亲在离世时不放心,特意跟张兰叮嘱,照顾好这个弟弟。可弟弟不良生活习惯不改,又患有肝炎,最后患肝癌离世。此后,弟弟每晚像幽魂一样出现在她家的客厅,而且只有她自己看得见。

  在潘成英一步步的引导催眠下,张兰了解到,所谓的“见鬼”,其实是内心对弟弟的愧疚和不安,后悔没有照顾好弟弟,没让弟弟学好,内心的痛苦,幻化成弟弟的身影。

  催眠治疗

  是难得的心理成长机会

  这些跟心理相关的疾病的产生,其实都是潜意识的作品。

  潜意识用疾病解脱你的自疚、惭愧、不安;它通过疾病惩罚你,从而转化释放你内心的自疚、惭愧、不安;它以疾病的方式,使你避开不愿意承担的各种责任等等。

  有人说,催眠可以让我们忘掉痛苦,就像用一块愉快的遮羞布去掩盖不愉快的记忆一般。潘成英否定了这种说法。

  能治病的催眠术

  留在我们记忆里的痛苦是不可能抹掉的,催眠治疗只是抑制这些过度活跃的记忆,让他们慢慢脱敏、淡化记忆的负面影响,让那些痛苦的记忆不再那么活跃了而已。同时,在催眠的治疗过程中,也是我们心理一次难得的成长机会。

  就像对张兰的治疗,潘成英介绍,随着催眠治疗的深入,通过时间回溯的方法,回到张兰弟弟病重的那个场景中,让姐姐将自己对弟弟想说的话,包括关爱、责怪、自责、接纳等都一一表达出来。

  当然,达到这个效果,需要催眠师与来访者建立深厚的信任关系。当信任关系建立后,来访者此时为了达成治疗目标,也愿意跟从催眠师带领。

  像青蛙一样打嗝的芳华,是典型的分离转换障碍,潘成英在进行催眠治疗的时候采用了时间回溯的方法,让芳华重新回到以前感受到伤害的那些场景中。当芳华再重新看当时发生的一切,除了对养母的恨意外,又多了一些理解。已为人妻的芳华,能体会到养母这些年的不容易,也对养母在自己到来后被冷落多了一份理解,养母深爱着养父啊!

  当我们解开存在于潜意识里的结,症状消失就成了必然。张兰在催眠状态下跟已过世的弟弟进行了一场又一场跟爱有关的“交流”后,不仅夜里不再见弟弟的身影,也能跟弟妹一家正常交往了;而芳华在第一次催眠治疗后不自主青蛙叫般打嗝的症状就没有了;玲珑也通过催眠治疗发现,自己的心理成长一直停留在12岁。

  催眠治疗,就是要帮助大家在心理层面上真正的成长。潘成英介绍,人在意识清醒时,“自我检视”能力会起作用,当然,我们也会受限于自己的这种“自我检视”能力。催眠可通过催眠师的语言、动作等引导,让人逐渐进入深度放松状态,“自我检视”能力下降,精神世界全然开放,对身体和情绪的反应变敏感,这时,催眠治疗师才能与你一起面对、处理问题。

  医生没有超能力

  只是专业的治疗

  电影《当尼采哭泣》里,当布雷尔离开尼采后,他觉得自己无限厌倦了这样无色无味的生活,他要一种激情,要一种不一样的有色有味的生活。但同时打破这样的生活又让他隐隐恐惧。于是,为了寻找内心的答案,他叫弗洛伊德为他做了催眠治疗。

  像这般采用催眠治疗的影视作品还有很多,“昏暗的光线、落地钟、方块形地板图案、墙上的画、怀表等,其实,这些都是电影电视里的桥段”。通过影视作品,催眠走进大家的视野,其神秘感在大家的想象里,呈几何级数增加。

  《心理学与生活》(理查德·格里格和菲利普·津巴多著)里就直接指出,卡通片中对于催眠过程的描述是错误的。摇来晃去的那些发亮的小玩意儿(如带链子的怀表)并没有控制人脑的魔力。

  在真实的催眠治疗时,仪式化很少,简单的只有:一支笔,一段话。

  “找一个舒服的位子端坐在那里。”

  “从现在开始头不要动,眼睛往上看,看着笔尖,注意力保持集中。”

  “随着笔尖往下走,你的眼皮开始发酸,越来越沉,越来越沉。”

  “慢慢地闭上了眼,你感到全身放松。”

  ……

  催眠师只是给被催眠者一定的暗示,让他们更加集中精力,更加放松。

  而舞台上富有戏剧性的催眠表演,比如各大宣传机构卖力表演的“人桥”,拥有太多表演的色彩。催眠治疗也并不是有些人吹嘘的那样无所不能,可以回到前世,看到未来,“如果有人宣称可以让你看到你的‘三生三世’,那是不负责任的催眠把戏,不是真正的催眠治疗。”

  对于被催眠控制的恐慌,则更无必要。伦敦大学心理学讲师DevinTerhune等研究发现,尽管存在广泛的误解,但目前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催眠可让我们做违反自己意愿的邪恶行为,我们并不会被催眠违背自己的意志。催眠可能只是正常人类意识状态的一部分。

  就像潘成英曾接诊过的一个全身瘫痪的孩子,22次催眠后,重返校园。

  这个13岁的男孩,因为一次成绩不好,被父亲骂“考这么点分数也好意思,不如死了算了。”父亲说的是气话,这孩子听后却自此躺在床上三年多,不言不语,因长期瘫痪,肌肉发生萎缩,除右手外,身体几乎不能动。

  第一次催眠,孩子睁开了眼睛;第二次催眠,孩子开口说话;第17次催眠,孩子能小范围走动;22次催眠后,孩子恢复正常。

  看似神奇的治疗,潘成英却知道,医生没有超能力。很多来就诊的患者往往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就这样了,对于他们来说,强烈的心理创伤都被很好地隐藏在自己的潜意识里了,而在催眠治疗过程中,找到了这些创伤,不再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痛苦体验上,同时完善认知,让患者真正地在催眠治疗的过程中完成心理上真正的成长。

  “来进行催眠治疗的人,就跟去看牙医、骨科大夫一般,只是来看病的,就在普通常规的氛围中,不需要对医生产生过分的崇拜。真实的催眠治疗是一门科学!”潘成英介绍。

  正如“现代催眠之父”米尔顿·艾瑞克森所认为,催眠能帮助别人挖掘他们本质中最具魅力的一面,让他们直接体验自己尚未发现的意志、智慧、乐观和爱的宝库,从而实现治疗的目的。  相关阅读  催眠治疗的疾病

  癔症(又称分离转换障碍)、各种神经症(焦虑、恐怖、强迫障碍)、应激性障碍、睡眠障碍及进食障碍、冲动控制障碍、某些心身疾病,以及主要出现在青少年儿童身上的情绪障碍、行为障碍(厌学、咬指甲、遗尿、学习困难、遗忘)等。

  催眠治疗师推荐

  汪卫东,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擅长:失眠、梦游症等睡眠行为障碍、头痛以及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神志病。出诊时间:周一~周五专科门诊,其中周一下午、周三上午为特需门诊。

  彭旭,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擅长:中国传统文化心理治疗、悟践疗法、认知行为治疗、生物反馈治疗、放松催眠治疗等;出诊时间:周一精神科门诊,周二、三、五心理咨询门诊,周四心理减压门诊。

  施琪嘉,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学院心理卫生研究中心副主任;擅长:重症人格障碍、创伤后心理反应、摄食障碍的心理治疗;出诊时间:周三上午特需门诊、周四上午专家门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