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吃完一顿黄焖鸡、第二天醒来感受到上唇火烧火燎的灼痛后,我意识到我该补充维生素C了。
进了药店,“请给我拿一瓶维生素C。”柜员手脚麻利地从上层拿了一瓶花罐子摆在我面前,“这是纯天然提取的,果味的维生素C咀嚼片,一天嚼六粒,这瓶68。”“不是这种,我要那种小瓶的。”“我们这里只有这种药是补充维生素C的,还有一种98的,一天嚼……”“不,我是说那种白瓶的一片剂量100mg的药用维生素C。”“那种维生素C不能乱吃,补充维生素C应该吃我给你推荐的这种。”
架不住这种迂回周旋,我单刀直入,“我要那种两块钱一瓶的维生素C。”“哦。”柜员在最底层货架找了半天,拿出一小瓶白色药片,我给了她两块钱,转身走的时候听见她说:“这种维生素C不能经常吃,会伤身。”买回去吃了两天后,我的口腔溃疡就完全好了。
留意一下你会发现,维生素C有泡腾片、咀嚼片、药片,甚至还有软糖形式的,价格浮动也很大,19.9元~118元不等,这还不算我那两块钱一瓶的维生素C。当同样的东西价格波动很大的时候,这里面一定有不少文章。
来看一下某维生素C咀嚼片的配料表,除了主要的维生素C,还有麦芽糊精、橙味香精、二氧化硅、柠檬黄等让它变得能咀嚼下口的添加剂。接近一百块的东西里这些添加剂占了百分之八十左右。
不过这也算比较良心的,虽然价格贵了点,但一片里还是含有100mg维生素C,和纯维生素C片含量一样,虽然起码有纯维生素C片五倍的大小。
至于某种维生素C软糖,不要开玩笑了,真的就是一罐糖而已,每100g才含有78mg的维生素C,这100g都有几十粒糖了,还不如人家一小片3g的维生素C片含的维生素多。吃完这100g的糖,还顺便吃进去80多g的碳水化合物,相当于吃一顿饭了。
这些维生素C大多属于保健品,有一个食准字,意思是可以食用。所以不管添加多少色素和糖分,反正只要吃进嘴不出事,就能得到这个标识。审核比较轻松,所以鱼龙混杂,且暴利;而药店卖的维生素C则是药准字,可以对疾病达到治疗作用且合法才能得到这个标识,所以审核很严格,几乎不允许有和治疗无关的添加剂混进来。
所以保健品的维生素C和药用的维生素C虽然卖的都是一个东西,但成分却完全不一样,保健品只是添加了维生素C的食品,而药品维生素C已经是精确到了分子结构的维生素C了。
如果真的只是想补充维生素C,建议购买药店药准字的维生素C。如果是送礼或者自己吃着玩……你开心就好。
之所以你去药店柜员都给你推荐贵的维生素C,一个是因为越贵的药他们提成越高;另外一个不很重要的原因是维生素C大量服用会中毒,由于药用维生素C浓度高,一片浓缩了100mg维生素C,所以柜员可能觉得直接吃这个不安全。
那么98块钱的维生素C和两块钱的维生素C有什么区别?简要概括:首先差了色素、凝胶、白砂糖、淀粉等和身体健康并没什么关系的添加剂,其次差了96块钱的智商税。
平时多吃水果蔬菜才是最好的,维生素协同作用更好,单一补充某种维生素并不能把营养价值发挥到最大。平时注意营养素均衡的膳食,身体机能才能发挥最佳,所以要好好吃饭啊!据知乎专栏,柴桑/文,有删节
浙江新闻客户端: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师叶华进和浙江省肿瘤医院药师郑小卫表示,服用维生素C,一般不会引起中毒,文章中药店的说法涉嫌推销产品。但是,不会中毒,不意味着就可以大剂量服用,长期服用每日2~3克维生素C可引起停药后坏血病;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C还可引起尿酸盐、半胱胺酸盐或草酸盐结石。维生素C价格高与低的区别,可能在于口感,口感好的对胃肠道刺激作用会小些,价格低的因为没有对原料药物进行适当的制剂加工,口服会刺激性大些。
看看新闻:无论是作为保健品的维生素C还是药品的维生素C,从吸收率来说两个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吃的数量是相同的,进入人体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只要是正规厂家的,不管是人工提取的还是天然的都是安全的,它的稳定性也是没有问题的。辅料的作用只是改良口感,对本身的营养价值来说,没有太大的影响。服用维生素C,最关键的还是每天摄入的量。
山东淄博张店区中医院药械科主管药师赵珊珊
微信号“淼哥故事会”(liumiao0845):很多时候,消费就不是一件理性的活动,更多的是一种情绪的舒缓、压力的释放。举个例子,老婆口腔溃疡了,以为你是个医生,能认真对待一下。结果你告诉她不用管,过段时间就好了,她心里肯定拔凉拔凉的。
如果经济条件不是很困难,老婆口腔溃疡了,还是给她买一瓶98块钱的维生素C吧,她会觉得你很在乎她。当然,如果是我自己口腔溃疡了,2块钱的维生素C都不买。含一口蜂蜜,过一段时间吐掉,高渗的原因可以让溃疡好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