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9月的CSCO(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年会上,解放军八一医院全军肿瘤中心秦叔逵教授发布了REFLECT 研究的中国亚组数据,数据表明仑伐替尼可以使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地区晚期肝癌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达到15个月,而且仑伐替尼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治疗乙肝诱发的肝癌。
这表明仑伐替尼已经打开肝癌靶向治疗新局面,即将成为中国晚期肝癌患者一线治疗的重要选择。
在全球范围内,肝癌每年可导致近745,000例患者死亡,其中约一半为中国患者。但是仑伐替尼一线治疗手术不可切除的肝细胞肝癌(uHCC)III 期临床试验(REFLECT研究)表明,仑伐替尼在治疗乙肝诱发的肝癌较为有效。
秦叔逵教授表示,对于晚期患者,由索拉菲尼和仑伐替尼为代表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则更具针对性,能够定位病变位点进行治疗,同时也不会对正常细胞造成太多损害;已经进行手术根治的高风险复发患者,根据术后病理反应,靶向药物治疗对于防止转移更有意义。
中国的肝癌和西方不同,欧美肝癌患者发病原因多以丙型肝炎病毒为主,依靠现有的技术手段就可达到很高的治愈率,而中国肝癌患者多以乙型肝炎病毒为主,仍然是医学上的治疗难点。
此外,在安全性方面,仑伐替尼组安全性可控。仑伐替尼组与索拉非尼组的安全性相似。这一结果说明仑伐替尼尤其适用于中国肝癌患者。
据秦教授介绍,仑伐替尼是继索拉非尼之后,第二个治疗晚期肝癌取得成功的靶向药物,仑伐替尼未来治疗晚期肝癌将能取得很好的成绩,或将为肝癌晚期治疗的临床用药多了一个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