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记者 董 蕊
提起虫草,多数人会想到冬虫夏草。其实,虫草是中医药中区别于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的菌物药,即虫草菌。虫草菌长在蝙蝠幼蛾上,就是冬虫夏草;长在蝉的幼虫上,就是蝉花虫草,又叫“金蝉花”。相比冬虫夏草,蝉花虫草近年更受国内外医药界青睐。
瑞士诺华制药不仅利用蝉花生产出了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药物,还利用蝉花的培养基,生产出了器官移植手术后抗排异的有效药物,使其在抗排异领域处于世界垄断地位。而在2015年的世界虫草论坛上,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中心主任医师刘玉宁教授更是发布“蝉花虫草能够增强人类长寿基因”的研究结果,获得国际关注。
“在我国现行的政策体系里,虫草科研既归不到食品里,也归不到药品里,从政策到资金都得不到支持。”上海健康产业发展促进协会会长、浙江泛亚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长胜说,从世界虫草资源分布图看,我国的蝉花等虫草资源丰富且虫草菌十分优良,是得天独厚的中国传统健康资源,然而国外却将虫草资源开发得更好,比如日本、韩国、美国都将蝉花虫草作为食品补充剂或一般食品食用,蝉花在日本还被用于化妆品生产。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特色健康资源开发与保护”课题结题暨研讨会上,安徽农业大学教授樊美珍指出,在中国现行规定,虫草菌申报保健食品,要先报批新食品原料,再报保健食品,这两步就需要6年,继而还需要10年的研究时间,申批手续非常繁琐,专家、企业大多消耗不起。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主任李布说,就蝉花虫草而言,无论是发酵还是仿生,很多技术难题已经被攻破,可以说眼下是蝉花虫草进行市场布局的大好时机。但是,国内监管体制对于虫草市场目前缺乏准入后监管、缺乏知识产权保护,不利于虫草市场形成一个长期、持续、高品质的发展生态。
中国健康资源保护与开发战略研究课题项目负责人陈铁宝说,也许韩国等国家的监管思路可以给国内以启发。在韩国,传统健康资源开发的产品被称作“健康/功能”食品。韩国政府对“实质等同”原则有严格的规定和落实;获得批准的新食品原料,如果不是非申报的企业生产或使用,必须进行重新检验和实验,证明其质量和安全是等同的,才能上市。这样就保证了“健康/功能”食品品质统一性、品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