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7年10月17日> 总第1449期 > 21 > 新闻内容
一位麻风病患的故事①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17日  查看次数:  

  编者按:15年前,一次机缘巧合,摄影师林强走进了隐藏在大山深处的村庄——麻风村。15年间,林强走遍了凉山州大大小小的麻风康复村,与麻风病患钱智昌成为朋友,并用文字和相机,记录了他的故事,展现《生命的力量》。

  被活活烧死的麻风病父亲

  钱智昌,1944年9月生,汉族,云南人,未婚。

  1955年,钱智昌在云南巧家县崇溪乡南团小学上学。在这里,他背了“九九乘法表”,知晓了“英雄黄继光”的事迹,还学唱了《少年先锋队队歌》。三年级的他,兴趣的大门刚刚打开。

  突然,有一天,学校的负责人告诉他:“你被开除了!”他懵了。他在学校里乖巧懂事,为什么学校不要他了?老师告诉他,因为他身上长了一种斑疹,可能是麻风病。是呀,他背上和手臂上长了很多红色的小点点,有时还有点痒,就像蚂蚁在爬。他并没有在意,痒了就用手挠挠,挠完了就不痒了。可现在老师告诉他,这是麻风病。

  他不知道麻风病是什么,但他知道这是一种恐怖的绝症,要死人的。

  因为他清楚地记得6年前的那一幕。那时新中国还没成立,一天上午,母亲把家里的孩子叫在了一起,说:“今天你们的父亲要升天了,你们去送他最后一程。”母亲说完这句话,看也不看他们一眼,就往外走。年仅5岁的钱智昌并不知道升天是什么意思,跟着跑出去。

  一个空坝上,中间有几根粗壮的木头一层横叠一层纵横交错搭成一个台子,上面堆了很厚的干树枝、枯树叶、稻草、玉米秆等,整个柴火堆有一间房那么高。父亲就站在柴火堆旁边,看到他们来了,挨个摸了摸孩子们的头,也不说话。陆陆续续有村民往这里聚集,大人们表情都很凝重,小孩也不敢吵闹。现场静得让钱智昌有点害怕。这时候村里的两个壮汉把钱智昌的父亲用绳子捆在一个木板上,父亲看了看母亲和他的6个孩子,张了张嘴,好像要说点什么,最终却什么都没说,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很快,又有几个壮汉加入,他们齐手把钱智昌的父亲抬到了3米高的柴火堆上,父亲仰躺在上面,钱智昌都看不到他。柴火堆的下面有一个巨大的洞,钱智昌看到村里的一个叔叔,手拿着火把伸进了洞里,顿时柴火被点燃了,火苗顺势往上冒,火焰愈来愈旺,把父亲包围在一片红光中。钱智昌看到柴火堆在晃,父亲在挣扎;他还听到父亲在喊叫,可是听不清喊的什么。父亲的声音越来越小,渐渐地消逝在浓烟中,火势小了下去,浓浓的烟雾覆盖着整个天空,父亲走了。

  5岁的他,恐惧,懵懂,还有莫名的悲伤。周围的兄弟姐妹们都在哭泣,他也跟着哭。火熄灭了,留下一堆残灰,空坝上的人慢慢地散了,钱智昌的母亲走到灰烬前,拨拢了一些白灰包在随身带的包袱里,带着他们一起将父亲的骨灰埋葬了。

  父亲被活活烧死的那个场景一直牢牢地刻在钱智昌的心里,“麻风病”这三个字也一直肆虐地在钱智昌的心里盘绕。

  山洞里的往事

  12岁时,钱智昌被老师告知他患了麻风病。他不敢回家,也不敢让母亲和兄弟姐妹知道。他跑到村外一条河边,脑子里不断地浮现“父亲被烧死”的惨状。母亲找到了他,带到医院确诊了麻风病。从医院回来后,他每天不敢出门,他怕自己会像父亲那样被火烧死。

  那时候,政府已经有了预防和治疗麻风病的方法,可人们对麻风病的恐惧却深入骨髓。在有些地方仍抱以“灭绝”处理的态度,把麻风病人集体收容在深山或孤岛上,限制他们与外界联系,断粮、断交通,使之自生自灭。

  有次在家门口碰到上学时的小伙伴,他刚准备打招呼,小伙伴们就急忙跑开了,像躲瘟疫一样躲他。还有村民直接绕过他们家门口走,害怕沾惹上病毒。“大家要烧死他”“妈妈不要他了”,钱智昌每天都活在恐惧中,逃跑是他活下去的唯一念头。

  天还没有亮,钱智昌给他母亲留了一张纸,上面画了一个奔跑的小人,小人前面是一座大山,下面写了四个字:“儿子走了”。钱智昌的母亲不识字,他用图画告诉母亲,自己往山里走了。

  我问钱智昌,为什么要往山里跑。他告诉我,当年父亲患麻风病的时候遇到一个老中医,他开了一个方子“草乌炖猪脚”,那个方子好用。母亲曾告诉他,草乌是一种剧毒草药,生长在海拔3000米的高山上。要想找到草乌,就观察蜜蜂,草乌周围会有大量死亡的蜜蜂。带着残存的希望,钱智昌毅然决然地选择走进大山。

  钱智昌一边流浪,一边寻找草乌。那时,他的病症只是初期,症状并不明显,不熟悉的人不会知道他是麻风病人,路上并没有受到歧视。他一路朝北走,进了大山,他紧绷的心终于松了一口气,山高人稀更没有人知道他得了麻风病。

  山下有一个名叫杨明洞的好心人收留了他,让他放了一年的牛。白天,他替主人放牛;晚上就睡在猪圈旁。这一年,他过得简单,轻松。他觉得天蓝了,阳光温暖了,生活又有了盼头。可病情也在恶化,身上的斑疹越来越多,开始溃疡,糜烂,四肢渐渐失去知觉,他担心自己的病症会传染别人,只能选择离开,临走时,主人家的老婆婆还给了他5元工钱。现在,5元只能买一根冰棍,那个年代,大米是1角3分钱一斤。

  放牛时,他在山里发现一个岩洞,岩洞有10平方米左右,洞口上方有一块十多米宽的大岩石,可以遮风挡雨。就是这样一个山洞让钱智昌有了家的感觉。他用树干和树枝搭起一个简易床。主人还给了他一床棉被和简单的生活用品,他就一个人在山洞开始了6年的独居生活,用残疾的双手和双脚开了6块荒地。

  他给我讲那6年,他是怎么一个人生活,怎么忍受病痛,怎么开荒,怎么做饭,到了第三年的时候,不仅玉米吃不完,而且他种了红薯、土豆、白菜和萝卜,山鸡、野菜、河里的鱼还能改善伙食。

  小溪的对面是先锋公社的地盘。1960年,我国正处于严重的三年饥荒,很多人都吃不饱。先锋公社的村民知道山那边的山洞里住着一位麻风病人,有不少人偷偷到钱智昌住的山洞前要吃的,钱智昌每次都不会让他们空手而归。他尽力去帮助那些在饥饿边上垂死挣扎的同胞,让当地人对他另眼相看。他觉得自己很幸运,无论外面的天怎么变,他头顶的月亮很亮,星星很多。有一天晚上他数了半个天空的星星,居然有3000多颗呢。

  钱智昌在生命绝望时,无知却倔强地选择了“动”;在人生绝境中,虽然艰辛却平和地选择了“静”。这一动一静盘活了他的整个人生。

  摘自《生命的力量:一个麻风病人的纪实》,林强著,四川文艺出版社

  相关阅读:麻风病获得了有效控制

  麻风病是一种古老的传染性皮肤病,曾在我国大面积肆虐。1949年以来,全国共计免费查治麻风病人约50万名,累计治愈约40万名,全国绝大多数县(市)已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以县(市)为单位,患病率≤0.01‰,近5年平均年发病率或发现率≤0.5/10万)的标准。

  截至2016年,累计治愈了近48万麻风患者,目前现症病人仅6000余名,每年新发现2000余名。山东、上海、辽宁、浙江、江苏5省市已经达到卫生部提出的“基本消灭”麻风的标准,不少省市区也接近达到这个标准,麻风病的流行已经得到有效控制。据中国麻风防治协会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