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7年10月17日> 总第1449期 > 08 > 新闻内容
 无故口渴健健脾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肝病科主任 郭 朋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17日  查看次数:  

     作者简介:郭朋,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肝病科主任。

  擅长:各种慢性肝病、肝硬化、肝硬化腹水、肝癌、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的治疗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周四、五下午,周三全天,周四上午特需门诊

  前段时间一位女士来门诊说,她总是觉得口渴,每天可以喝8杯水,但是依然觉得不解渴,每天四肢无力,像灌了铅一样。我告诉她这是患上了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虽然是一个西医名词,但是中医也对其早有认识,水湿痰饮就是对它的概括。

  中医认为,百病皆因痰作祟,如何能让体内淤积的水不发展到痰呢?

  可以从健脾入手。因为脾主运化,脾的功能强健了,及时把体内的水湿运出去,就不会形成水的淤积了。

  通常在治疗时,我会开一个方剂叫七味白术散,它是北宋中医儿科鼻祖钱乙创制的,记载在《小儿药证直诀》这本书中,主要的功效就是健脾生津。

  常用剂量为:人参(或党参10克,或太子参10克)、木香各6克,白茯苓、炒白术各10克,藿香叶、葛根各10~15克,甘草3克。以上为1剂汤药量,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半小时后,煎煮2次,先用大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煎煮,每次煎煮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5~20分钟。将两次煎煮的药液混合后,分2~3次口服。每日服1剂汤药量即可。初次服用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通过如下三个健脾化湿的办法来调理:

  紫苏葛根粉 葛根为药食两用的中药,有“亚洲人参”之美誉。中医认为葛根性平味辛、甘,具有解肌发表、升举清气之功,对热病口渴,阴虚消渴,脾虚泄泻有较好疗效。紫苏叶又叫苏叶,主要作用就是解表、散寒、理气、和营。二者合用具有健脾化湿的作用。选用少量冷开水与紫苏葛根粉调匀后,再用95℃以上的开水冲调成糊状喝,每天30克左右。

  古有“葛根耗胃津”说,胃阴不足,阴虚体质者,宜慎。

  葛花茶 取葛花5克,泡茶饮用,也可取葛花5克,加入干柠檬1片、生姜3片、红枣3颗、茅根3克一同煮水,水开后文火煮5分钟,放至常温后即可饮用。具有养肝、美颜、护胃、补肾等作用。酒前喝可保护胃黏膜、促进酒精分解。酒后喝可和胃醒酒、提神护肝,并通过加速排尿、排汗排泄,缓解头痛、眩晕、恶心等不适,减轻醉酒程度。此外,葛花若非酒伤急用,平日里可减少葛花用量而泡水常饮。

  需要注意的是,葛花药性偏凉,所以寒凉体质的人可以搭配枸杞一起泡茶喝。

  按揉承山穴  承山穴位于小腿的后方正中线上,提脚尖时摸到小腿后方肌肉的交角凹陷处。

  以大拇指稍用力点按患腿的承山穴,用力要深沉。接着按顺、逆时针方向旋转揉数十圈,然后,大拇指在承山穴的直线上下擦动数下,令局部皮肤有热感即可。长期坚持,具有健脾化湿的功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