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感到疲惫的时候,第一反应往往是睡一会儿,好好休息一下。可是,有些人即使睡了很久依然觉得不解乏,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睡眠结构不合理
美国“健康医疗网”介绍,睡眠阶段分为五期:入睡期、浅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和快速眼动期。其中熟睡期和深睡期约占整个睡眠阶段的25%,与其他睡眠期相比,深睡期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最大。
许多人睡眠时间够长,可是醒来却没精神,可能就是睡眠结构不合理造成的,如浅睡期过长、深睡期不足。许多办公一族整个白天大脑都处于过度消耗、过度疲劳的状态,甚至到了晚上,也把白天的各种问题带到床上、带到睡梦中,即使睡着了,也只是进入浅睡期,大脑仍处于兴奋状态,如果一晚上大多数时间都处于这样的状态,人醒后自然会累。
醒来的时机不对
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睡眠中心主任郭兮恒解释,当作息时间形成规律后,一般会在浅睡期时醒来,人也显得精神。错过浅睡期的大脑,往往醒过来时进入的是下一个睡眠周期的深睡状态,这时候即便我们是醒着的状态,大脑还没完全清醒,人就会感觉各种不舒服。所以,作息时间尽量规律,即使周末想多休息也不要太晚睡,白天的午睡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内。
焦虑抑郁让人疲倦
广泛性焦虑可能使人疲劳,甚至只是较高水平的压力和担忧就会使人筋疲力尽;抑郁症也会对睡眠质量产生影响,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失眠。无聊和对生活的厌倦也容易让你有困倦的感觉。虽然睡够了8个小时,但是你起床以后发现今天的生活还会是昨天的翻版,那自然提不起什么兴趣,还不如做梦来得有意思。
所以,最好的休息是重燃生活的热情。最好的休息项目就是那些让我们重新找到生活和工作热情的活动。如果你干完一件事,能够幸福地感叹“明天又是新的一天”。那这件事对你来说就是最好的恢复热情,调节情绪的方法。
此外,有氧运动也能促进睡眠。AsapSCIENCE网站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每周只需进行几次轻度运动即可使身体充满活力。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即使是与不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保持了一样的睡眠时间,也会获得更好的睡眠质量。
此外,一些正在服用的药物,如苯丙胺、可的松等也可能会影响睡眠,药物停用或减量失眠便可缓解。
相关阅读:这些睡眠习惯会让你越睡越累
“蒙头”睡觉:一些人喜欢用被子蒙着头睡觉,时间长了,就会导致缺氧,造成睡不好觉,易做噩梦。醒后则会感到头晕、乏力,精神萎靡。
面对面睡:有的家人,比如夫妻、母子等,常常面对面相对而睡。这样会导致一方吸入的气体大多是对方呼出的废气,大脑缺少新鲜的氧气或是氧气供应不足,也容易造成失眠、多梦,醒后头晕乏力,精神萎靡。由于每个人的睡觉习性不一样,拉被子、蹬腿、打呼噜等,也会影响睡眠。
睡前“饱餐”:睡前吃得过饱,胃肠要加紧消化,装满食物的胃会不断刺激大脑。大脑有兴奋点,人便不能安然入睡,正如中医所说“胃不和,则卧不安”。
健康时报记者刘玫妍、译者周铭综合编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