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7年09月29日> 总第1446期 > 21 > 新闻内容
约束比说教更重要
鲁道夫.德雷克斯,花莹莹 译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29日  查看次数:  

  编者按: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香港电台主持人梁继璋写给儿子的这句话,曾广为流传。的确,父母是一辈子的缘分。或许你不太能理解父母在你的整个人生面临了哪些挑战。直到后来,你有了自己的孩子,自己也成为了孩子的父母。才感受到各种各样的苦恼,深深地体会到带孩子的各种艰难与不易,生怕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出现什么差错。本期将为您推荐《父母:挑战》第二篇。

  6岁是对孩子

  约束的分水岭

  3岁的彼得是所有认识他的人的骄傲和快乐。他的天然魅力、活力,以及伶牙俐齿和语出惊人,都让他成为众人一直关注的焦点。

  但是他有时候会大发脾气,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他往往会非常执拗,踢、吼、尖叫,能让所有人头疼极了;但转瞬之间又会露出最天真的微笑,化解所有人的怒气。

  彼得拥有非常精湛的技巧,能够将所有人的兴趣都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他的所有行动能都围绕着这一方向。他对于自己的将来所迸发出的超前想象和思索只不过是为了让自己进一步站在聚光灯下,吸引更多的关注——比如,他表示渴望在管弦乐队中演奏大贝斯。(这个小男孩通过使用大型乐器体现自己的重要性!)

  这个男孩是家中的独生子,他身边没有和他年龄或身高相仿的孩子,因此也没有模仿对象,能看到的都是一些大人。作为一个小人儿,他的重要性总是依赖于比他大的东西。  孩子很早就开始运用自己的认识和经历为其随后的行为制订计划。他在还是小婴儿的时候就学会了利用父母的态度。比如,一旦意识到了父母对哭声的回应方式,每当希望被抱起来的时候,他就会放声大哭。即便在这个阶段,孩子也已经非常容易接受特定的认识,并且快速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经历。对于身体上的无助感来说,这一心智能力——我们可以称之为智力——是一种重要的补偿。

  在孩子大概六岁之前,改变他潜在的、时而模糊的行为计划相对容易。如果经验告诉他某种行为方式不可行,或者某种方法并不能让他得偿所愿,他就会立刻着手寻找新的方向,试图找到其他更有效的方法。但是在六岁以后进行这样的改变则要困难得多。到那个时候,孩子的心智能力发展,他能够通过一系列技巧和策略维持旧有的计划。

  在所有的认识和经历中,他会选择仅仅相信与自己的计划相一致的内容。由此他便发展出所谓的“倾向性统觉计划”,即调整他的统觉以适应个人偏见的能力。有偏见的或被篡改的统觉是所有成人都具备的特征,这令他们无法从不符合自身人生观的经历中学习。人们会“制造”自己的经历;他们不仅记录与自己计划相一致的内容,而且还经常引发自己所预期或期望的那些经历真正发生。

  孩子在童年特定情境中尝试和测试直至满意的计划将会成为他永久的行为计划——他的人生计划。即便长大成人,他也依然意识不到这一基础计划。为了证明自己行为的合理,他会寻求各种理由和论据,却意识不到有一份明确的计划控制着他的所有行动。每当人生逻辑让一个人无法继续根据他的计划采取行动时,他就会试图逃避;倘若逃避未果,他可能会逃离整个人生逻辑。

  别让情绪成为意志的奴隶

  一个五岁的女孩激烈反抗着她那专横且过度保护自己的母亲。

  这位母亲难以理解自己的孩子为什么如此不可靠。每当去邻居女朋友家里玩时,她从来不会准时回家,母亲也无法在她应该在的地方找到她。这个孩子非常聪明、坦率。我们问她是愿意按照妈妈的要求做事还是只做自己想做的事。令人意外的是,她回答说做自己想做的事。问:“如果妈妈要求你做事呢?”答:“那我就不听。”问:“如果妈妈要求你听呢?”答:“那我也开始说话。”问:“然后妈妈会做什么?”答:“然后她会要求我安静下来倾听。”问:“然后你会做什么?”答:“然后我就会忘记她让我做的事。”这个孩子在坦承自己的意图方面毫无困难。

  随着她一天天长大,如果她依然渴望向母亲证明谁是“老板”,她就会到达另一个阶段——即她的道德意识开始无法容忍自己的意图。彼时,她可能会学着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并且以神经过敏为借口,她已经在为此做准备。她可能会有强迫性的说话冲动,或者会真正变得健忘,而不是假装。  道德意识和自觉意志仅是整体人格的一部分。它们伴随说话能力以及用语言表达想法的能力同步发展。道德意识,或者说对于善与恶的觉察,是孩子发展所必不可少的。

  起初,孩子的行为是无意识的、凭经验的、机会性的,并且各个行为之间毫无关联。随着他的活动范围的扩大以及理解能力的增强,他开始理解行为背后更深层的含义和重要性,洞察到社交游戏的基本规则。倘若他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存在任何敌意,他就能够自然而然并且没有异议地适应这个集体的规则。但是,根据目前的普遍情况来看,孩子发现为自己的地位而战更加重要。

  他对父母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反抗可能极为强烈,以至于他忽视了共同利益,并且他的集体感也荡然无存。结果便是公然的叛逆——这个孩子拒绝接受任何规则,并且故意反抗所有规定和准则。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道德意识始终得不到发展。他不接受道德标准和社会惯例。

  道德说教、指责或者唤醒他的道德意识都是徒劳无功的。这些方法并不能影响孩子的冲动情绪。唯有当他的意图和观念不再与自己的道德意识和有意识的思维相悖,而且与社会责任一致时,这些才会发生变化。正确的社会态度本身足以带来自觉意志和情绪冲动的整合。一旦“私人目标”与“共同体感觉”相符,道德意识与情绪冲动之间的所有对立都会消失。

  摘自《父母:挑战》,[美]鲁道夫.德雷克斯,花莹莹译,三联生活出版有限公司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