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7年09月29日> 总第1446期 > 07 > 新闻内容
有种心理叫“习得性无助”
心理咨询师 触 角 代桂云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29日  查看次数:  

  近日,朋友圈刷屏了一个让人叹惋的消息,Wephone的开发者苏享茂不堪前妻而自杀。许多网友评价受害者“情商低”、“缺乏法律知识”,但纵观整个事件,苏先生的死不仅跟“情商”和“常识”有关,从心理学上分析还因“习得性无助”。

  “我很痛苦,却是无力逃离”

  美国反家暴联盟的数据表明,85%的受虐者无法彻底离开一段虐待的关系。“我明明知道这是一段不正常关系,但就是无力逃离。”这是亲密关系中受虐者常说的一句话。在此事件中,苏先生虽然意识到自己已不喜欢她,并且意识到她的心机。但在交涉过程中,无论他如何沟通,女方始终不肯让步,甚至步步紧逼。而他在多次协商无果后,一直处于无助和被动的位置,甚至产生了自我怀疑。

  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Seligman)做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狗以电击,而且无法逃离。多次实验后,实验者把笼门打开后,打开蜂音器,此时狗不但不逃,反而在电击来临之前,就先倒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可逃避痛苦,却绝望地等待痛苦来临。后来塞利格曼发现这种现象在人身上也会出现,他将这种状况称之为“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一个人经历了挫折与失败后,再度面临各种问题时会产生一种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表现,并把这种无助感扩散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像苏先生一样,很多受虐者在尝试离开施虐者,摆脱控制时,往往会受到施虐者的威胁和伤害,如果几次尝试均告失败,他们就会陷入习得性无助之中,放弃再一次尝试。最后只能乖乖听从,放弃挣扎,更想不到寻求其他人的帮忙。

  “受虐者很多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受虐”

  心理学家发现,在家暴(包括身体或精神暴力)中,一直有一个谜一样的现象:每一次暴力的发生,受虐者都很可能被施虐者认为是“始作俑者”,而受虐者似乎也认同了施虐者的观点。

  在程序员被逼死的事件中,女方不断重复地提醒苏先生“是你经营业务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其实我也是受害者。”从苏先生的回应中,我们没有看到他对于女方一系列指责的质疑,而是默认了这些指责,直接讨论起赔偿问题。可能他也从没想过,就算自己真的做了违法的事,但女方现在也正在违法敲诈自己。

  女方的轮番指责、对自己行为的辩护,让苏先生无法意识到自己的权益正在被伤害,自然也没想到用其他的方式去求助。甚至到最后,合理化这种高额赔偿的行为,签下了这份无法承担的合同。

  “近80%的谋杀出现在结束关系时”

  “离开施虐者是非常危险的”。在受虐者结束受虐关系后,有将近80%的谋杀暴力事件出现。

  “在一起时好好生活,不在时好好分离。”著名心理学家林文采老师将这种状态形容为“在悲伤里有温暖”。可是我们发现,与施虐者在一起,根本不可能“好好生活”,而当你想离开时,也不可能“好好分离”。这种病态的关系,是社会的丑陋现象,也是人性的悲哀。

  亲密关系中被虐待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所以如果在苏先生尸骨未寒时,就将他的自杀归因成“情商和常识不够”,仅仅因为他是在婚恋网站遇到女方就戴上有色眼镜,甚至一竿子打死,认为这是程序员的悲剧……这些评论对他而言太不公平!

  我们无法理解一个深陷“被虐”关系中的人,究竟有多无助、痛苦、恐慌甚至自责。

  在这样的关系中,他们只能默默地承受对方的伤害,无法向他人求助、无法为自己抗争,甚至陷入被虐的怪圈中,无法主动逃脱。因此,若他选择离开,那也请给他尊重。

  摘自“壹心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