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7年09月05日> 总第1439期 > 24 > 新闻内容
奥美拉唑等消化溃疡药存死亡风险
健康时报记者 徐 瑶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05日  查看次数:  
  健康时报记者  徐 瑶
质子泵抑制剂,是一种临床上普遍使用的消化性溃疡药,可以快速抑制胃酸分泌来达到治疗目的,常见的质子泵抑制剂(PPIs)药品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埃索美拉唑等。
最新研究发现,已在临床广泛使用的PPIs被发现与患者死亡风险增高有关,且服用时间越久,患者死亡风险越高。
死亡风险提高了25%
近日,发表在《British Medical Journal Open》上的一篇研究文章显示,质子泵抑制剂(PPIs)与患者死亡风险增高具有相关性。文章主要作者、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Ziyad Al-Aly博士说:“已有研究表明,质子泵抑制剂有一系列副作用如骨折、痴呆、心脏病、肺炎、肾脏疾病等,我们于是做了进一步的研究,看看它是否会增加死亡风险,结果是肯定的。”
研究团队通过对35万名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发现,相比使用H2受体阻断剂(另一种消化性溃疡药)的患者,初次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患者死亡风险提高了25%,死亡风险会随着患者服药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增加死亡风险的原因可能与溶酶体有关,溶酶体相当于人体内的“垃圾处理站”,而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会影响溶酶体正常功能。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全球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10%~12%。由于消化性溃疡疾病在美国十分普遍,质子泵抑制剂使用人数较多,研究人员非常关注这类药物的不良反应问题。Al-Aly博士称,在美国大约有5000万人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且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这类药物被滥用了,其中使用较多的包括奥美拉唑(洛赛克)、埃索美拉唑(耐信)等。
同时,2015年6月国际期刊Plos ONE上发表的一项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的文章也显示,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相比未服用的群体,心脏病发作风险升高了16%,心脏病死亡风险升高1倍。
国内PPI药物使用广泛
在国内,质子泵抑制剂同样是使用非常广泛的消化性溃疡药。数据显示,我国城镇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约11.2%,其中以溃疡病、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最为常见。
第一个在国内上市的是奥美拉唑,由阿斯利康公司开发,曾是中国消化系统领域使用最多的药品之一。随后多种药物问世,仿制药也纷纷出现。目前国内临床上使用较多的质子泵抑制剂药物有兰索拉唑、泮托拉唑、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雷贝拉唑、艾普拉唑等,涉及质子泵抑制剂的生产企业有近150家。有数据显示,2015年PPIs药物在国内样本医院市场的销售额高达50亿元,成为畅销药物。
Al-Aly博士强调,决定是否服用质子泵抑制剂需要对风险-收益进行评估,如果患者生病了确实需要用这类药,就应该服用。但临床医生和患者都应该引起警觉,以最小剂量和最短时间开始。
同时,针对质子泵抑制剂可能导致的骨折、低镁血症风险等其他不良反应,国家食药监总局曾在2013年5月发布警示,由于患者可能需要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因此医务人员和患者应充分重视此类药品的安全性问题,在治疗前医生应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如心血管疾病等)和联合用药情况,为患者处方最低有效剂量的药品,增加剂量或调整治疗方案时密切关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建议药品生产企业加强对此类药品安全性的研究。
部分内容源自路透社相关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