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7年09月01日> 总第1438期 > 02 > 新闻内容
一个行囊,一个时代
健康时报记者 步 雯 实习记者 齐 钰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01日  查看次数:  

  开学在即,各大高校即将迎来一批新鲜“血液”。

  莘莘学子此时已经打点好行装,准备开启新的大学生活。

  40年前,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入学时,

  学生们背着水壶、脸盆、干粮咸菜去学校报到。

  如今,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ipad)“三件套”才是大学新生的“标配”。

  小小的行囊背后,反映的是一个时代的变迁。

  40年变化的入学行囊

  对于1977年考入中山大学的张女士来说,入学时背着的顶多算是包袱,算不上是行囊。

  “我们当时的行李很简单,只有脸盆、搪瓷饭缸、几件衣服、几块干粮、一罐咸菜,还有父母省了三个多月肉票做成的一罐酱肉。当时班里30多个人,有一个大城市来的同学戴了手表,大家都争着去看。”

  在物质匮乏的70年代,手表算得上是以稀为贵的奢侈品。到了80年代,手表和收音机就变成了行囊必备。1982年考入河北大学的祁先生回忆,那个年代还没有现在这么便利的拉杆箱,自己背着两个在县城做的木头箱子,装着被褥、枕头、脸盆、饭盒,戴着手表和一兜儿家乡土特产就去学校报到了。“那个时候有来自城市的同学带着录音机去,不过大多数人是没有的。”

  在80年代还不常见的录音机,到了90年代就被随身听所取代。除了随身听,BB机和电话IC卡也是入学行囊的物件。“想家的时候就拿IC电话卡给家里通个消息,家庭比较富裕的同学腰上会别上一个BB机,很是拉风。”1995年就读兰州大学的杜先生说道。

  到了21世纪,从世纪初的手机、复读机、mp3,到如今必备的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子书、单反相机,电子产品逐渐成为行囊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随着网购的盛行,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简化行囊。“现在网上购物很方便,我不打算带太多的东西,这段时间我已经选购了很多学习用品和‘宿舍神器’,打算直接寄到学校。”即将入学的小卢说。

  一个行囊反映一个时代

  大学生们的行囊由简到繁,再到化繁为简,行囊里的物品也不断换代更迭,反映的是时代的变化。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现代小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梅玲谈及,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极大地丰富,人们的生活理念、消费观念有所转变,从最基本的满足温饱转而有更多的追求;另一方面,行囊的改变也印证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最原始的电报、写信,到90年代开始流行的IC卡公用电话、BB机、大哥大,再到现在的智能手机,通讯工具的转变就是很好的例证。

  虽然物质条件改变了,大学生的精神劲头不能变。七八十年代的大学生虽然背着脸盆、干粮、咸菜,但却爆发出对知识孜孜不倦的渴求,这种劲头使他们成为今天很多领域的佼佼者。

  相比较40年前,虽然今天的大学生拥有了智能手机、电脑等工具,随时能够在互联网上冲浪,所有的知识都唾手可得,也不需要再为温饱问题发愁。但是手机电脑的用途大多是玩微信、打游戏、追剧……刚刚从高三解放的大学新生更多的把电子产品当成了游戏机。

  别让行囊成为甜蜜的负担

  对于很多家庭来说,购置入学行囊也成了一种“甜蜜的负担”。

  高校新生消费物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花费也越来越高,由此触发了“暑期经济”、“开学经济”等全新的经济浪潮。《成都晚报》的调查显示,83%以上的大学新生入学预算超过1万元,23%以上超过2万元,其中最“费钱”的是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

  若是为了攀比、面子而盲目消费,不仅会加重家庭经济负担,还会让孩子形成不良的消费观念。大学生的入学行囊,应根据自己家庭的经济水平,以满足生活需求为主,选择实用的必需品,而不是用于炫耀的奢侈品。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一种自卑感油然而生,但也更加坚定了努力学习改变命运的梦想。”一位网友回忆起入学场景,不由得写下了这样的话。

  张梅玲教授说,对于一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而言,没有“高标配”的行囊也不必妄自菲薄。大学是进一步深造的过程,通过提高自己的学业和能力,可以弥补物质上的不足。大学期间更重要的是,锤炼健康的体魄以及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北大校长王恩哥所说,“在大学,应当‘结交两个朋友,运动场和图书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