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创伤骨科副主任 宋卫东
崴脚后,随便按按揉揉、拿药油擦一擦就了事。结果,或病程绵绵长长难痊愈,或“打软腿”反复崴脚,或留下关节痛的后遗症。
崴脚后,更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赶紧甩一甩、扭一扭踝关节,或者用手按揉。 这都是忌讳动作。崴脚后,虽然多数人足踝表面无伤痕,但踝关节内部会有组织损伤,如局部血管和毛细血管破裂,韧带或肌腱损伤,此时若活动或按摩该部位 ,就会进一步加重内部损伤,使肿胀更明显,不利恢复。
崴脚后应该做的第一件事是制动——即马上停止运动,并观察伤情。
如何自己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扭伤后,如果足踝还能活动,周围皮肤也没有明显肿胀,属于轻度扭伤,可自行处理;
如果当下足踝肿胀不明显,只有轻微瘀伤,隔天开始明显肿胀、疼痛,甚至站立困难,则往往说明存在韧带损伤,属中度损伤,视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是否就医。
如果扭伤后足踝立即肿胀,无法自由活动,甚至感觉关节明显脱位,那么可能存在较严重的韧带损伤,甚至是骨折或关节脱位,要尽快到医院处理。
扭伤后,有些人还会用红花油、活络油、云南白药等药油擦拭踝关节。这类药油常含活血成分,在扭伤早期,可能加重出血,导致瘀血扩散、组织水肿加重。
更恰当的做法,应该是冰敷。因为冰敷有局部降温作用,能刺激血管收缩,减少出血。扭伤后就可马上冰敷,约每隔4个小时冰敷一次,每次约敷半小时到1小时,或根据伤情决定时长。
对于重度足踝扭伤,除了做好上述处理外,还应到医院诊治。那时,医生通常会建议拍一个X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