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7年08月25日> 总第1436期 > 21 > 新闻内容
俞敏洪:阅读是我平生 一大乐事
俞敏洪著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25日  查看次数: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

  在《行走的人生》中分享他的阅读故事。  

        看历史从眼前流过,凝聚成永恒

  今天用零碎时间阅读了陈光中的《走读周有光》,这是在政协会议驻地的流动书摊上买的书。首次听说周有光这个名字是在一本关于民国才女的书里读到的。书中讲到了合肥四姐妹,四人都是颜值和才气俱佳,而且都嫁了当时的才俊。其中专门提到张允和嫁了周有光,张兆和嫁了沈从文。后来看一些资料,知道周有光曾参与拟定《汉语拼音方案》,主持制定《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为汉字的拉丁字母拼音化做出了贡献。

  最近看到对周有光的报道,主要是因他的高寿以及他的笔耕不辍——近二十年间几乎每年出一本书,令人惊叹老人家的创造力。而且老人家的思想也不落后。比如他说,民主不是有利无弊的制度,但是历史证明,它是不断减少弊端的较好制度。在民主制度之下发展了近代繁荣,先进的国家无不尊奉民主制度。从神权到君权到民权是一条政权演进的路线,全世界的国家都在这条路线上竞赛。

  除此之外,我对他的生平知之甚少,这次阅读《走读周有光》,算是补了这一缺憾。111岁的年龄放在我们面前,就是一百多年历史的活化石,何况老人记忆清晰、情感丰富、思维流畅。为了对他有更多了解,我又下载了他自己写的两本书,一本是《静思录·周有光106岁自选集》,一本是《周有光百岁口述》。

  翻阅完《静思录》,能感受到老人家丰富的历史和文字学知识,作为补充历史知识的读物值得一读,相较而言,《周有光百岁口述》更值得阅读,老人娓娓道来,讲人生、讲爱情、讲历史。读者能够从他平淡的语言中体会到真情——他和张允和的爱情,一辈子的相依为命,足以称之为传奇了。

  老人家过了百岁还学习开博客,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也有人在网上骂他,有的骂得还挺难听,我觉得这是很刻薄的表现。对于一个百岁老人,不管说什么我们都应该很宽厚地对待,何况他还在呼唤民主和讲真话。

  人的长寿还是很重要的,就算没有人生成就,看着历史从眼前流过也是一种难得的经历。长寿和基因相关,但我觉得更关乎人的生命态度。周有光和他夫人张允和的人生态度,有几点值得我们借鉴:一是感情和谐。他们两人从恋爱开始,一辈子感情很好。感情平和稳定,人就心顺气畅,自然不得病。二是有热爱的事情。周有光爱学习,学经济金融、学文字语言,每学必有成就;张允和爱昆曲,一辈子乐此不疲。三是想得开、天地宽。他们一生经历了无数波折,还有丧女之痛,但都抱着乐观心态生活。四是名利心淡薄。我们这些还在红尘之河行走的人,大部分功利心都比较重,很容易一不小心,不光湿了脚,还会掉下去淹个半死。

  阅读和旅行是人生两大乐事

  傅真迄今写了三本书,第一本书是她和毛铭基合著的《藏地白皮书》,描写自己在西藏的爱情奇遇,她遇到的男人叫毛铭基,一位香港小伙子;第二本是《最好金龟换酒》,记录自己和铭基一起在中南美洲旅游的故事;第三本书是《泛若不系之舟》,讲述了他们俩一起在印度、泰国、越南等地旅行的见闻。这三本书我原来都没读过,后来读《泛若不系之舟》是因为有朋友看到我写有关陶立夏《岛屿来信》的阅读笔记后,告诉我其实还有一个更加值得一读的游记作者,也是个女作者,叫傅真。

  傅真的爱情故事可以用童话故事的逻辑来概括,让人相信只要愿意寻找,幸福和美好的生活总会在什么地方等着你,最后会与你不期而遇。在2003年“非典”的时候,她一个人到西藏旅游,在那里碰上了毛铭基。两人在相伴出游的过程中互生好感,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结婚生子,感情和美地生活到今天。更加难得的是两人志趣相同,都很喜欢旅游探索,所以各自辞去工作,东飞南美,西下印度,体验世界,品味生活。

  由于生活的明快,傅真的文笔摆脱了一般女性写作时的扭捏作态和腻腻歪歪。阅读她的文字,你不会被女人的感情绕进去,最后不知所云。如果你预先不知道傅真的性别,在阅读她的文字时,几乎体会不到这是一个女性在写作,字里行间有一种洒脱和大气。通过《泛若不系之舟》的文字,我们能够感到,傅真不是一个娇生惯养、没事找事、豪华出行、无病呻吟的旅游者,而是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体验者、融入者和思考者。她和铭基一路住青年旅舍或民居客栈,到特蕾莎修女创建的垂死之家做义工,去佛陀家乡对修行进行证悟并思考。尽管这些行为依然只能算浅尝辄止,但已经为旅行融入了不一样的意义。旅行不再是一路上的浮光掠影和寻奇猎艳,而是一场精神和灵魂的陶冶之旅。

  阅读和旅行,是我人生两大乐事。可惜我作茧自缚、深陷红尘,做事业的同时为自己编织了好大一片名利场,到今天依然失头盲脑,心浮气躁游走其间。希望不远的将来,我也能够有一段完整的时间,去完成一场属于自己的旅行,不是为了奇遇,也不再是为了爱情,而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让自己的心灵有另外一片更加广阔的天地可以安放。

  人应活在一种精神里

  我对有关非洲的东西一直比较感兴趣,卡伦·布里克森的自传体小说《走出非洲》和同名电影我各看了两遍。后来无意中看到《深入非洲三万里》一书,我也很感兴趣。

  比如,我一直对非洲这片大地(北非除外)没有发展出现代文明感到好奇。非洲几乎所有的土著都没有文字,也没有历史记录,上万年(从人类最初出现在非洲算起应该是上百万年)过着原始部落采摘狩猎的生活。有研究者认为,人类是从非洲走出去的,走出非洲的人类创造了现代文明,留在非洲的却处于原始状态,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觉得答案在于挑战的程度,人类接受的挑战越多,进化得越快。在非洲,大部分人生活在热带地区,没有明显的春夏秋冬,自然界有充足的食物,不需要收藏粮食、编织衣服以备冬需,社会结构也不需要复杂,人们只要能应付野兽的袭击和其他部族的攻击就行。

  作者认真考察了非洲的地理特征、风土人情、植被动物,为世界全面了解非洲填补了空白。最重要的是,非洲本来是异乡,他反把异乡当作故乡,对这片大地产生了深沉的热爱和眷恋,最后把生命永久留在了那里。尽管从某种意义上,他们是非洲的入侵者,没有他们,非洲也许更原始、更安宁,但我们在这里不讨论是非,只讨论一个人愿意投入某项事业的深度。在中国,有些人做事情喜欢浅尝辄止,连做科学研究时刨根问底的精神也不够。在唯金钱是瞻的今天,大家更显浮躁和轻薄,那种一往情深、满腔热血、坚守自己一生信念的人越来越凤毛麟角了。

  人是活在一种精神里的,有了精神就有了永生。如果没有精神,就算有再多的财富,也是行尸走肉。就像古代大多数皇帝一样,死后就算埋在金山银海、绫罗绸缎之中,也没有任何办法阻止自己肉体的腐烂和消亡,更没有办法阻止强盗们的盗墓和对他们尸骨的凌辱。

  摘自《行走的人生》,俞敏洪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