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年仅29岁的江苏省人民医院麻醉科医生高苏麟走了,起因却是牙疼。
高苏麟曾在2012年参与抢救路边瘫倒老人,很多人亲切地称呼他为“马路天使”。网友们在惋惜、哀悼高苏麟的同时,对他的死因更是唏嘘不已。据报道,去世前一周,高苏麟曾说过自己牙疼。谁知,这看似常见的口腔问题,竟迅速进展为败血症,并导致多脏器衰竭。8月4日凌晨,高苏麟因抢救无效,不幸去世。此时,他还不到30岁。
为什么牙痛会诱发败血症?
牙痛(这里主要指牙源性牙痛)主要多见于急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牙周炎、冠周炎引起的疼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副主任邓淑丽解释,人体口腔颌面部的各个间隙是相通的,这等于给了细菌四处扩散的“通道”。当脓腔向上扩散,可以导致颅内感染;向下扩散,可以肿胀到压迫气管引起窒息;往血管扩散,就可以引起败血症,导致多脏器衰竭,危及生命。
据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ICU主任、副主任医师寇秋野介绍,现在医学领域已经很少使用“败血症”这种说法,更准确的叫法为“脓毒症”或“脓毒血症”。在临床上可见到因拔牙、挤青春痘或其他身体上的小伤口引起败血症的病例。老年人、身体虚弱者、肿瘤患者、正接受放化疗患者等人群,局部感染发展为败血症的风险会更高,要特别引起重视。脓毒血症属于病情较重的全身感染之一,救治难度比较大,死亡风险为1/4~1/3。
可能与其精神紧张有关
分析高苏麟医生不幸离世的原因,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郑幼洋说:“因为没有了解高苏麟的详细病情,但他正处于年富力强的阶段,如果没有基础疾病,那么,他去世除了牙病是个诱因外,可能还与他压力大有关。”
“麻醉科医生虽然不拿手术刀,但精神时刻处于高压紧绷状态。手术一台接一台,而麻醉又关系着病人的安全,任何一个细节处理不当,一两分钟内就可能危及生命。”
邓淑丽说:“口腔内常驻菌种至少有400种。不过,大部分对人体有益,各菌种间还保持着动态平衡。换句话说,只要这种平衡不被打破,某些口腔类疾病则不会发生。”
“当人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生活不规律,睡眠不足,机体免疫力会随之下降。此时,细菌就会‘趁虚而入’,从而引起口腔疾病。牙病发生后,若没在第一时间处理,加上机体免疫力低下,细菌就会迅速扩散。”
牙病较重的患者多有疲劳史
部分牙病较重的患者患病前都有一段疲劳史。疲劳、压力大导致免疫系统受损,加重了病情。
郑幼洋曾接诊过一位患者,四十几岁,做安保工作。患者前一个月,不仅天天加班,每天精神也高度紧张。就在安保工作结束的第二天清晨,他因胸闷、乏力、高烧39.5℃急诊入院。入院后立即做了全面检查,排除了心脏、肺、肾等重要器官的问题,就在治疗遇到瓶颈的时候,他告诉医护人员,一个多星期前,他开始牙疼。
“在他看来牙疼是小事,加上当时工作正在节骨眼上,就没管了。”郑幼洋说,“这恰恰给了口腔中的细菌一个‘进攻’的机会,很快这颗牙就发生了感染,诱发局部脓肿,同时随着细菌的入侵,他出现了全身症状。后来,我们给他做了髓腔引流术,而那颗牙最终也报废了。”
牙齿颜色质地形态有变及时就诊
“牙疼可大可小,最好的办法是及时就诊。”郑幼洋提醒,“除了定期检查,还建议患者自查:只要牙齿出现颜色(发白、发黑等)、质地(变软)、形态(缺了、裂了、有洞等)的改变,吃冷的酸的牙齿受不了、咬硬物没力气、牙齿浮起、牙龈出血等要及时就诊,这都是牙齿受损的早期信号。”
怎么预防牙源性疾病?邓淑丽说,做好口腔卫生很重要,每半年做个口腔检查更重要,这有助于早期发现口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