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主任委员、西安交大一附院整形外科主任医师 郭树忠
我们整形外科医生与其他外科医生有巨大的不同。别人治的是“疾病”,而整形外科医生多数情况下治的是人的“心病”。从某种意义上讲,整形外科医生用手术刀作为心理治疗的工具,是拿手术刀的心理医生。
大约三十年前,我刚完成住院医生培训,开始单独接诊患者,遇到一位二十岁左右的女孩,她的主诉是觉得口角不好看,希望我能帮她调整口角的高度。改变一下口角的高低位置不是难事,就按照她的要求做了手术。
手术后没几个月她又来找我,提出口角的位置没调整到位,要求再做调整,按照她的要求我又做了一次手术,之后她还是不满意。在她的要求下,我先后为了调整她的口角高度做了十三次手术。每次来她都很客气,都表示非常信任我,但手术后不久,总是觉得不满意。她还有个特别的习惯,每天从早到晚都在看镜子。
后来接诊的患者多了,发现这种现象不是个例。我已经无数次在接诊过程中遇到这类患者。这类患者长相往往并不差,但她们对自己的容貌评价都很低。她们对医生的技术是相信的,会不断在自己的容貌或者形体上找出“瑕疵”让我们修整,但对结果往往不满意,会不断找医生做手术。
接诊这样的人多了,你会慢慢发现,这些人之所以不停找整形医生做手术,一直对自己的容貌缺乏自信,是因为她们缺乏别人的关注和关爱。就像我以前说的,爱美的深层次原因是希望通过改变容貌而获得别人,特别是亲人的“爱”。
我曾经和那个找我做口角手术的女孩进行过深入的交谈,想通过了解她的生活轨迹判断出现这种心理状况的原因。结果发现她的身世非常特殊,她妈妈意外怀孕有了她,但由于某种原因没做人流,但她妈妈特别不愿意她来到这个世界。从她记事起,她妈妈就说她丑,实际上她并不丑,而最糟糕的是她妈妈是个盲人。
许多类似的患者多数在成长过程中有过心理创伤,她们缺乏的是亲人的关注和关爱,她们希望通过整形手术改变容貌,从而赢得关爱,但实际上美容手术达不到这样的效果,于是,她们不停地找美容医生做手术,从此,变成了“美容手术迷”。
手术不能解决这类患者的心理问题,医生和患者决定手术时一定要慎重。我们不是简单地给女人割出一对双眼皮、把鼻子垫高延长、让女人的胸部高高隆起,或者造一个耳朵、造一个鼻子,甚至造一个男人或者女人(变性),我们追求的不是简单的体形的改变,而是手术后受术者心情的愉悦和自信心的增加。
我们工作的终极目标不仅是重塑患者的躯体外形,而是重塑其心灵。作为整形外科医生必须要研究患者的内心。探讨审美心理对一个整形外科医生来说,绝不是“不务正业”,而是在追求职业生涯的更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