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 雨 霏
和一个亲戚的家孩子聊天,是个很乖巧读初中的00后女孩。我问她:“将来想考哪里的大学啊?”她说:“考省外,离家越远越好”。她的回答让我很吃惊。
她接着说,爸爸妈妈总是斥责她,比如对某条新闻发表一下自己的评论,表达一下对某个明星的喜欢。父母心情好的时候就跟她聊一会,心情不好时就会说:“你们这些小孩子懂什么啊,胡说八道”、“天天关注这些没用的,这些个明星能替你去考试吗?”
小女孩随后又补充了一句:“他们可能只是想骂我了吧,想发泄一下情绪。我也不想说什么了,好好学习,快点长大,去了外地不回来就好了。”而这个亲戚家也绝不是暴戾可怕的人家。女孩的爸爸是一名中学教师,妈妈为了照顾女孩小升初,专门辞职做了家庭主妇。然而这个在外人看来算是溺爱孩子的家庭,孩子的想法却让人心惊。
语言暴力的威力,就像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也让她很难看见父母含辛茹苦的付出和努力。
在语言暴力下长大的孩子,爱自己的这条路一般都会走得很辛苦。他们可能要比一般温暖家庭的人多两个人生功课:一是努力去消除这种暴力对自己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二是警醒自己,日后不要成为这样的养育者。
相信没有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往往爱之深,责之切。责骂孩子之前,请先想一想,我们脱口而出的每一句伤人的话,都会像钉在孩子心灵上的钉子。
既然要教育或者批评孩子,那么请就事论事:指出孩子某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开展讨论,或提供建议,引导孩子去改变即可。千万不要劈头盖脸地把一个帽子盖下去,压垮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