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7年07月28日> 总第1428期 > 20 > 新闻内容
姑息治疗官司医院赢了
健康时报记者 徐婷婷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28日  查看次数:  

  “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陆军总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知名姑息治疗医生刘端祺致电健康时报时说。

  2017年1月,健康时报刊发《姑息治疗医生站上被告席》一文,报道了医院因姑息治疗面临的第一个医疗纠纷案件。近日,法院终于得出终审判决:医院的诊疗行为中不存在医疗过错,驳回原告要求相应赔偿责任的全部诉讼请求。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追寻晚期癌症患者死因责任的普通医疗纠纷案件,但它的判决结果,却影响着我国缓和姑息治疗工作及安宁疗护如何与国际上的主流观念接轨。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姑息治疗的期许是,肯定生命的价值,将死亡视为一个自然的过程;不刻意加速、也不延缓死亡的到来。而在用药上应该把已经无法给痛苦的病患带来益处的根治疾病的药物,换成减轻其痛苦的药物。

  事实上,本案的患者,正是吗啡用于晚期患者姑息治疗的受益者,而并非受害者。在她前两次注射吗啡后,呼吸困难迅速消失,可以安稳的平卧睡眠,明显减轻了她去世前的痛苦。

  “医学不仅仅是装在瓶子里的药,医生也不只是会照方抓药的机器人”,刘端祺说,对晚期重症疼痛患者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以吗啡为代表的一系列各种剂型的阿片类药物。这类药物除了止痛外,还能缓解呼吸困难等,因为本例患者同时有心力衰竭、端坐呼吸和十分严重的濒死感,使用吗啡的理由充分而明确:减轻患者死亡前的痛苦。

  吗啡等阿片类药物用于晚期患者的呼吸困难,也已在发达国家及我国港澳台地区实践了近30年,大陆也积累了10余年的经验。上世纪90年代,陆军总医院肿瘤科即将吗啡用于缓解晚期患者的呼吸困难;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李金祥教授所负责的姑息医学中心,为缓解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呼吸困难和咳嗽等痛苦症状,应用的吗啡总量更是每年高达6千克以上。

  即便是这样,人们往往对于吗啡还会有种天然的担心。

  刘端祺就遇到过这样的例子:老爷爷肺癌晚期,呼吸十分困难。服侍在侧的儿女同意使用吗啡缓解呼吸困难,但瘫痪在家的老太太却来电话坚决拒绝使用吗啡,说那是“毒品”,子女只好眼睁睁看着父亲在痛苦中挣扎。

  对此,主管医生给老奶奶发了一段老爷爷大口喘气,对空气渴求而无果的视频。老奶奶见状非常心疼,马上表态“听你们的,不管出什么事,只要别让他这么受罪就行”。

  的确,吗啡对缓解临终患者的呼吸困难有确切疗效的同时,还可能引起呼吸抑制。刘端祺说,这些都可以通过加强临床观察、及时调整给药途径、频率和剂量,因此不用过于担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国家卫计委颁布《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试行)》指出“阿片类药物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具有中枢活性的治疗此类(即晚期患者)呼吸困难的药物”。这给安宁疗护、姑息治疗及所有想要帮助重病病患减轻痛苦的医生护士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姑息治疗这件事

  网友有话说

  健康时报客户端也刊发了《姑息治疗医生站上被告席》,阅读30万+,600多条评论。对于姑息治疗,网友们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网友“南无”:我奶奶是肺癌晚期去世的,最后全靠打吗啡才多活了几天,我没看见过她疼的样子,但是我还是想感谢那个医生,让我们多有了她几天。

  网友“一叶”:同事的妈妈肺癌,最后很疼的睡都不能睡,打吗啡都没用,她说看到她妈妈每天过得那么痛苦,她都在想我们国家为什么不能安乐死,所以真的的孝顺不是看着自己的亲人痛苦地活,而是在无生存希望时能安详地走!我肺癌骨转移时,痛得晚上睡不着生不如死,最后还是用了吗啡,如果当时没吗啡我能生活到今天吗?

  网友“fly”:吗啡是否过量在医学上如何判断我不知道。作为曾经的癌症患者家属,我以为吗啡的用量应该是以我们的亲人不痛苦为标准!当我们无力回天时我宁愿亲人安静的离开,也不愿看着他们遭受受非人的折磨!

  我们不能太考虑自己的感受,应该更多考虑一下病中亲人的感受。换个角度想与其为了让自己晚一点承受丧母之痛而要母亲那么痛苦的陪伴我,作为子女我觉得我自私。此时此刻以应尊重老人的意见考虑老人的感受。

  网友“雪之皇”:我觉得每一个没有质量的生命,与其痛苦的活着,还不如给他有尊严的离去,这才是真正对生命的尊重。

  希望国家能够立法保护这些真正为病人的医生,让他们在给晚期癌症患者姑息治疗时大胆使用吗啡,让患者减轻痛苦,在生命的最后时光有尊严的活着,也希望那些绝症晚期患者家属,在患者病情危重已无治疗希望可能的情况下,请放弃治疗,让他们有尊严离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