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7年07月28日> 总第1428期 > 01 > 新闻内容
“代开病假条”的生意也敢做?
健康时报特约评论员 郑山海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28日  查看次数:  

  “代开病假条”也能成生意?日前有媒体报道,在很多医院都能看到“代开病假条”的广告,只消花费50至100元不等的费用,就能获得需求不同的各色病假条。

  没有利益就没有交易,交易背后必然存在利益。一张小小的病假条能让人有多少利益可图呢?

  首先是休假的权益。因为再苛刻的管理,对病假往往也会网开一面。请病假是很多员工换取休息的有效方法,也黯然催生了用金钱换假期的生意。加之,一些单位还有病假福利,员工若请别的假会出现经济损失,请病假则无任何经济影响,这是病假条换取的最大“福利”之一。

  其次还有免责的权益。一些学生通过开病假条的方式,避开某些体育课程;一些员工通过长期休病假,获得换取轻松岗位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病假条为当事人减免了某些任务,等于另一种变相福利。

  病假条的作用大,可管理起来却有太多漏洞要抓。这是因为病假都是通过医院门诊来实施,而医院门诊人来人往,人流量大,很难留下特别准确的就诊信息,而一些应该休息的疾病,不一定需要非常严格的客观指标,常常以主观感受为主,有时就完全依靠医生一支笔或患者一张嘴就形成了诊断依据,事后也很难找到去伪存真的证据。加之病假条本身就只是一个手写和盖章的流程,基本不存在什么防伪的技术含量,很容易被模仿伪造。这就导致获取或伪造一张病假条的低成本。

  所以病假条中有水分,这种情况存在了很长时间,但发展到公然买卖的地步,还是非常令人震惊。提高病假条的防伪性是有必要的,可以借鉴类似发票管理的方法,设定统一格式,增加防伪标识,从源头上保证病假条必须经过医生之手才可能开出来。

  目前在我国,对买卖病假条的行为,往往只是单位追究个人责任了事,如果惩戒能够提升到伪造公文性质的高度,可能更有利于增加相关人等的“红线意识”,减少人们在这方面动歪脑筋的念头。

  在西方一些国家,就诊或疾病信息是很私密的,医患、公司、社会也都给予相当的尊重,因为不管对于诊断的医生,还是出具病历的患者来说,任何记录下来的任何诊疗信息都事关诚信!

  于此而言,完善患者就诊信息、为其建立健康档案等管理措施,都只是一个“基座”,如何建筑个人健康网络下的诚信,不拿自己的健康信息换取其他利益,也是公民健康素养很重要的一部分。

  病假,本是社会对生命健康的人文关怀,理应具有高度的严肃性。如果连病假条都能买卖、都能造假,那真是对文明底线的破坏!

        作者系煤炭总医院医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