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近日,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开展“2017年中国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疾病诊疗直播课程”项目,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让国内知名专家将自己的临床诊疗经验分享给基层医生。比如,学会识别消化道出血的症状,知晓消化道出血的来龙去脉,根据病人的病史、症状、生命体征等评估消化道出血的危机情况,该项目由武田(中国)提供支持。
消化道出血并非只有黑便、呕血这么简单,如果是动脉出血,比如肿瘤、消化性溃疡把消化道的动脉烂穿了,出血就像自来水龙头打开一样,流得非常快,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可能引起患者死亡,这类出血让医生很头疼。
食道静脉曲张:
出血更难处理
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消化性溃疡、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以及肿瘤等,其中食道静脉曲张破裂比动脉出血更难处理。
“静脉出血的评估和诊断手段有限,如肝硬化引起的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量很大,甚至会导致休克、多功能器官衰竭。紧急处理的方法一般是在胃镜下打硬化剂、喷药物,但对部分患者可能不是很有效,这类患者还是有很大的风险。”陈德昌教授说。血液回流好像水渠一样,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堵塞或狭窄都会导致水流不畅。肝硬化导致血液流过肝脏受阻,血液淤积于门静脉内,门静脉压力逐步增高,最终会导致食道静脉曲张。曲张到一定程度血管压力受不了,就会破裂导致大出血。
肝硬化引起的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相对难治,因为它的根本病因没有解决,虽然一次出血可以控制住,但容易反复发作。最关键的措施在于治疗原发病,也就是肝脏疾病。对于反复出血的病人要进行肝功能分级评估,严重的病人只有通过肝移植才能根本解决病因。
因此,肝硬化病人日常要注意防范消化道出血。陈德昌教授建议,肝硬化患者要吃软的、纤维素少的食物,防止食物摩擦静脉导致静脉破裂出血。另外要到肝病科定期随访诊疗,按照规范化控制好肝病进展。如果出现食道静脉曲张,可用药物降低门静脉压力和曲张程度,减少出血风险。
如果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患者和家人要采取急救措施。陈尔真教授介绍,如果呕吐要低头、侧着头吐,防止误吸。其次要让患者平卧,因为出血量比较大时血压会下降,患者可能会摔倒在地,同时应尽快打120急救电话转急诊科治疗。
应激性溃疡:
出血像出汗一样
在ICU(重症监护室)中,危重病人处于应激状态下易发生的一类消化道出血是应激性溃疡。陈尔真教授曾遇到一个案例,外科医生做胃部手术时,看到患者胃黏膜上的出血点就像“冒大汗”一样,找不到一个明确的出血点,这种情况处理起来真的很棘手。一旦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死亡率非常高。
“应激性溃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应激。如大手术、颅脑损伤、烧伤、严重感染的病人,在应激状态下,下丘脑会释放大量的神经兴奋,以及一些内分泌和激素共同作用于胃。胃黏膜处于缺血缺氧的状态,胃的黏液分泌减少、胃酸分泌增多,胃黏膜容易受到破坏,形成溃疡。”陈尔真教授解释。
应激性溃疡的难点在于难以找到出血点。陈尔真教授说,应激性溃疡是大片状的黏膜破损,黏膜的弥漫性病变,出血真的很可怕,患者的致死率较高,此时需要抑酸药物止血,如泮托拉唑强效且可以和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更适合重症病人的使用。
一旦发现呕血或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除继续治疗原发病外,还必须立即采取各种止血措施及治疗应激性溃疡。陈尔真教授表示,首先通过药物治疗,用胃镜检查以明确出血点,严重的话还可以直接做介入治疗。如果经药物和内镜介入治疗,仍不能有效止血,也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