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7年07月14日> 总第1424期 > 07 > 新闻内容
爱是一切的答案
综合编辑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14日  查看次数:  

  爸妈离异后,孩子依旧感受着爱!

  心理咨询师 罗二宝

  最近听闺蜜说起她的同事莉莉因为跟前夫离婚,现在压根不许前夫来看孩子。莉莉的前夫已经再婚,而莉莉带着女儿一直幽怨地生活着,尽管前夫一再要求莉莉履行离婚协议上写的,每周让女儿跟爸爸见两次,但莉莉找各种理由拒绝了。

  莉莉在办公室恨恨地说:“凭什么他要在我前面结婚,我就不让他看女儿,就让他伤心难过,女儿曾是他的命根子,我让他不得好过!”闺蜜有好几次看到莉莉的女儿偷偷抹眼泪,私底下悄悄问过她,她说她想爸爸了,但不敢跟妈妈说,因为妈妈不喜欢她提爸爸。可是,纵然莉莉与孩子爸有再多的矛盾、摩擦、怨恨,也不应该剥夺孩子被爱的权利啊,如果真正爱孩子,就应该让他享受应有的爱,不是吗?

  同样是父母离异,可是印度尼西亚有个小孩名叫Azka,在父母离异后,他创作了一组名为《一个破碎家庭的故事》的漫画,在漫画中,我们看到了父母离异后他的生活,我们除了感动Azka的善良纯真外,更感动这对离异父母宽阔的心胸。

  在Azka六岁时,他的父母开始在很多事情上有了争吵,几乎无法忍受彼此,于是他们决定分开。他们将决定告诉了他,并让他不用担心,也不用选择跟谁一起生活。Azka依旧生活在原来的房子里,妈妈则住在离他们房子很近的地方,几乎每天都见面。Azka描述:“他们不再吵架,我们依旧一起去购物和海外旅游。很多人问我,生活在这样一个破碎的家庭是怎么样的感觉。但事实上没有什么变得破碎,仅仅是他们不再是对方的丈夫和妻子,却依然是我的爸爸妈妈。”

  一对夫妻如果没有缘分继续生活,并不影响他们成为好父母,但是如果思想狭隘,内心格局不够,就会无法给予孩子完整的爱,会导致孩子的性格不健全。一对夫妇无法继续生活并表示从此就是陌路人,成熟的人会明白只是两人彼此缘分的结束,无法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而已,而孩子依然应该是彼此要守护的天使,就算分开也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对他的爱从未离开,他内心的那个家依然是完整的,重要的不是家的形式,而是爱!

  当孩子长大,父母被“嫌弃”又何妨?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曹怀宁

  昨天晚上看了一出话剧《黑暗是有光的》,剧中的母子生活深深地触动了我。

  儿子从出生起就是个盲人,身为儿童心理学家的妈妈为了让儿子拥有健全的心灵与美好的未来,呕心沥血地抚育他,将儿子培育成了一个不仅拥有自理能力,而且能读会写,能弹会唱的有志青年。

  他开始向往更广阔的天地,妈妈的爱开始成了阻碍。妈妈极力反对儿子与邻家女孩的恋情,阻挠他搬出家独自生活,擅自进入他的居所检查,每天对他电话轰炸……而儿子则开始反叛妈妈,他冲着妈妈不耐烦地大声吼叫,嘲笑妈妈的言行举止……

  我曾见过不少这样痛苦而迷茫的孩子,他们因为被父母禁锢而产生了愤怒,刻意选择与父母背道而驰,但同时,他们也离真实的自我越来越远。在这渐行渐远的途中,他们感到生活变得磕磕绊绊,充满了矛盾与拉扯。

  孩子的心智成长规律决定了总有一天,他们会开始质疑父母,踩在父母的肩膀上开始构筑自己的人生。这时对父母最大的考验也就降临了:我们是要千方百计维护自己长久以来建立在孩子身上的价值体系不致崩溃,还是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接受自己自尊的部分坍塌,尝试在废墟中重新建立起新的关系模式?

  做不到后者的父母,并不应该被视为“不爱子女”。他们当然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子女,十几年养育的艰辛数不胜数,所以才有“养儿方知父母恩”:自己养育了孩子,才知道当年的一饭一饮、一鞋一袜,莫不渗透着父母的心血。

  但我们也必须意识到,这些无法得体退出的父母,他们的爱是有局限性的。这种局限性消减了爱给孩子带来的正面影响,甚至给孩子带来了深重的负作用。父母如果能够真诚、勇敢地承认自己的不足,并适时地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闯,将会帮助孩子最终成长,走向真正的成熟,且心怀感激、充满自信地开始自己的旅程。

  把家务都推给母亲,只为跟母亲一起住

  音乐蕾/文

  父母爱我们有他们的方式,而我们爱父母也有我们的方式。如何才能让彼此都能感受到这份爱呢?需要一些技巧,有时候还需要适当地撒娇,甚至是一点点的“不近人情”。

  父亲过世时米兰才6岁,母女俩相依为命,一直到后来米兰长大结婚,母亲把缎子被面、棉花被胎、茶叶枕芯、炊具、睡衣什么的早备齐了,仿佛多少年前就存下了,只一样母亲不依她,她不想和他们小夫妻一起住。从米兰大一点,母亲凡事都听她的,完全是她新一任主心骨,但这回女儿无论怎样求她,她都不应。

  米兰抱着母亲大哭一场。幼时觉得可以一辈子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就把生活彻底关闭,专心爱她。可终归要把这种亲密拆散,她不在时母亲做什么?母亲一个人的日子孤单吗?

  后来米兰生了个男孩,7斤半。母亲一个月没让她下地,她闲了旁观,发现母亲样样强,伺候她,采买,煮饭,打扫,带孩子,脚不沾地的,丁点不乱。白天睡多了,晚上听见母亲轻微的鼾声,明白她有多乏。她背过身擦泪。

  娃娃满了月,米兰仍赖在床上,她横下心依赖母亲,便一切做不来的样子。丈夫也听她的,并不重新置办母亲的生活用品,而是把母亲在老房子里用的东西全取过来了,老房子就像被洗劫一空,母亲回去住倒有了许多的不方便,她又不舍得都再买。

  直到母亲在他俩身边住惯了,米兰才抢着干家务,俩人说说笑笑的。母亲还会管她,像她极小极小的时候那样惊慌,说:嗳,不要烫了手!她很享受。

  母亲啊,她只在米兰最最需要她的时候才肯留在她身边,她怕自己多余。可母亲不知道米兰多需要她,她最完整的世界里,有丈夫,有孩子,还必须有母亲。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