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7年07月07日> 总第1422期 > 22 > 新闻内容
中国爸爸不该变成奢侈品
余靖静、俞菀/文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07日  查看次数:  

  小希出生后,她的爸爸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了工作,除了睡觉。“我以为一个父亲对孩子最大的支持就是给予足够的金钱,我以为女儿会为一个成功的爸爸自豪。”这个“80后”爸爸说。

  一个周六晚上,小希给他打来电话,“爸爸,今天我要等你回来。”他回答,“爸爸今天会回去很晚,你先睡吧。哪天爸爸休息了再陪你。”小希没说话。他以为就这样把女儿搪塞过去了。没想到当晚11点他回到家,发现女儿就睡在自己的床上。

  第二天醒来,他问女儿原因,小希哭了。她说:“爸爸,我老是见不到你,我只想让你陪陪我抱抱我。”他说不出话,抱住女儿,“突然觉得自己之前的想法是多么的可笑和愚蠢。”从那之后,他开始参加女儿幼儿园组织的活动,第一次给女儿讲故事,第一次陪女儿过生日……“我开始明白,原来‘爱’需要陪伴,看着孩子成长。”他说。

  乐乐的爸爸也是“80后”。像许多同龄人一样,他的父母承担起了照顾孩子的责任。女儿两周岁之前,他基本没管过孩子,“下班回到家就坐在电脑前玩游戏”。有一天,他听到女儿唱歌:“我的好妈妈,下班回到家,劳动了一天,多么辛苦呀。爸爸下班回到家,打开电脑玩游戏,不陪乐乐一起玩,爸爸不是好爸爸。”震惊之下,他卖掉了游戏账号,并和妻子商量好,一起好好陪伴孩子。

  工作还是陪伴孩子?

  有着一双儿女的戴先生说,有件事对他触动很大,一个男同事放弃了不错的薪水,决定全职当“奶爸”,陪伴将读初中的儿子三年。“他很后悔,从前因为工作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随着孩子的成长,这位父亲逐渐感到了儿子对妻子的依赖和对他相对的冷漠,感到儿子的性格太过柔弱,缺少男孩应有的刚强。

  也是因为工作,小然的爸爸在女儿三岁前,大多时间在外地。在外公外婆和妈妈的看护下,女儿健康成长,但是孩子性格也因过度呵护和危险防范,变得娇气、胆小。“作为爸爸,我只是感到有些不对,查了很多资料,也找不到合适的说法和好方法。”直到带女儿旅游时,他遇到一对美国父母:他们带着的一个不满周岁的小男孩,在游泳池中有点呛水、流鼻涕,却始终没有哭泣和胆怯。

  “我一下子找到了答案。”他辞去外地的工作,尽可能利用业余时间陪女儿学习、游戏、“闯荡江湖”、尝试各种新鲜事物。“几个月后,女儿性格变得越来越勇敢、越来越开朗。”这位爸爸说,“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缺席陪伴忙不是理由

  小宸爸爸是一位外科医生,每周有四天在手术台上,每个月有5天要值24小时班。可他却是身边朋友眼中的“模范父亲”——每周都带孩子走不同地方、吃不同美食。

  “我很少有完整的周末陪他,但碎片时间都是充分利用的。”他哪天下班早了,就带着儿子去西湖边看小鱼、滚草地,周末有半天休息,就去西湖茅家埠抓螃蟹、摸螺蛳……小宸爸爸记得自己小时候,有一次父亲带他坐公交车去西湖边,走失之后,他告诉交警叔叔:“我爸爸走丢了。”“这些童年记忆已经成为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部分,永远陪伴着我。”这位外科医生说,“我希望我陪儿子的那些回忆,可以陪伴儿子将来的人生。”

  在陪伴中爸爸获得了什么?

  陪伴中的成长是相互的。麦麦的爸爸说,有一次全家出游,自己开快车的老毛病又犯了。麦麦马上说:“爸爸,车开太快了,很危险的!”他虽然听见了,可还是没松油门。麦麦以教训的口吻:“爸爸,老师说过,开车超速要被警察叔叔抓起来罚款的!你违反交通规则了。”这话震到了他,30岁出头的爸爸被3岁的孩子教育了。“我从此开始注意自己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正面影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做到。”

  小洁的爸爸要求自己周末必须和家人共享。有一回,他提前大半个月计划某周末去动物园,女儿每天翘首以盼。可当天下起了大雨,小洁哭了。那一刻,这位爸爸想到“曾子杀猪”的故事。“或许我们都在心底吐槽过这份死板和迂腐,也在孩子面前扮演过曾子老婆的圆滑与变通。可这回我决定‘迂腐’和‘死板’。”他冒雨带女儿去了动物园。

  那天看到的动物寥寥无几,可是父女俩都觉得很满足,“女儿开始明白承诺的重要性,我也再次体会到‘爸爸’的意义所在。”据新华社杭州,有删节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