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演讲里对爱情和婚姻有一个精准的描述:20岁时,人们不停地约会。就像是音乐响起,四处奔走享乐。到了30岁,音乐戛然而止,每个人都在找地方坐下。没有人愿意独自站着,所以大家都会选择坐在身边最近的那把椅子上。有人说,这样的状态是人之常情。
我们总要找到一个心理舒适区,总要告别奔波和忙碌,让自己的心真正安定下来。总觉得,在坐定后,无论是从物质到心理都是得到一种稳定,而能够快速促成这种稳定形成的最简洁方法就是——“随大流”。这就是姑娘们“恨嫁”的原因。
绝大部分女孩对结婚这件事儿真的会抱有“从众心理”。倘若你有你一个恨嫁的亲妈,一个刚结婚没多久的闺蜜,或者是一群整天叨逼叨的亲戚,这种追求“稳定感”的欲望就会越发强烈和迫切。
因此,很多人不堪舆论的压力而走入婚姻,像是抢座位游戏一样,秒表掐定,大家慌不择路地找最近的椅子坐稳。其实每个人的内心,并不一定是真的想嫁或者娶一个人。
如今大家太追求结婚这个过程了,错误的以为只要结婚就是一切安稳的平静的象征了,可是有人忘了,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社会离婚率不断升高的原因:我们在一片催促声中迷茫了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如果可以,能不能撕掉标签,不要一直活在他人的期待里。只有这样,你才能正视自己,不随波逐流,不焦虑慌乱。
你只要腰板挺得直一点,像徐静蕾一样活的精彩,活的尽兴,以强势的姿态宣布你要找个稳定的伴侣才考虑结婚,甚至你根本是不婚主义,真的,没有人会来嘲笑你,大家谁都不愿意自讨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