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7年07月07日> 总第1422期 > 02 > 新闻内容
声音
综合编辑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07日  查看次数:  

  腾讯推出的手机游戏《王者荣耀》引起舆论争议。从数据看,该游戏累计注册用户超2亿,日活跃用户超8000余万,其中“00后”用户占比超过20%,无数玩家包括未成年孩子沉迷其中。  作为游戏,《王者荣耀》是成功的,而面向社会,它却不断在释放负能量。

  ——人民网两批《王者荣耀》,质疑腾讯是娱乐大众还是陷害人生。  当游戏超出了娱乐的边界而成瘾时,决非好事,加强“社交游戏”监管刻不容缓。

  ——人民网两批《王者荣耀》,呼吁政府和游戏制作方在监管方面做出努力。人民网评论。  对玩家年龄层次的制约失守,才让近千万少年儿童因无法拒绝而深陷其中。

  ——光明网评论,“王者荣耀”的手游乱象当务之急是政府监管出手,完善制度监管“救救孩子”。  我们没体会到游戏制作者的爱心,也没有看到任何有意义的创新、自律、克制和成全,相反却看到了他们的贪婪和没有底线,看到了纵容和迎合。

  ——针对媒体的质疑,游戏制作人李旻发了一篇名为《为了爱,为了梦想》的长文回应外界质疑,自称“家长的责怪让我们委屈”。钱江晚报评论。  对企业来说,如果一味追求收益而无视社会效果,由此触发的公众反弹很可能使自己的盈利状况和社会形象发生“逆转”。

  ——国内网络游戏产业已发展到年收入千亿以上的规模,北京日报评论,企业引导为孩子成长贡献更多正能量。  不提游戏分级,围绕“王者荣耀”的讨论就只是喧嚣。

  ——舆论场上有两种主流声音,一是指游戏公司;另一种声音则将矛头指向家长管不了。央视网评论,与呼吁游戏公司加码自身责任、家庭严格监管相比,游戏分级制度是一条可以看得见的解决方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