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7年06月30日> 总第1420期 > 23 > 新闻内容
医生集团带来大变化
健康时报记者 徐婷婷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30日  查看次数:  

  新闻背景:近日,第三届医生集团大会在成都召开,此为医生集团年度盛会,会上发布了《中国医生集团发展蓝皮书》(2017)。

  2014年,中国历史上出现“医生集团”这个词汇;2015年,一位还在北京三甲医院上班的医生首次喊出“体制内医生集团”的口号;2016年,医生集团和自由执业终于被写入“国字号”文件;2017年,我国有各类医生集团500个。3年医生集团的发展,正给传统医疗带来大的变化。

  做医生真正想做的事

  近日,在热播纪录电影《内心引力》中,中国第一家医生集团创始人张强做出定义:我没有医院,只有医生做团队,这就是一辈子的事业。正如第三届医生集团大会“医生价值加速度”的主题,医生集团的核心即医生价值的释放。

  2016年10月,医生集团第一次被写入国字号文件。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积极探索医师自由执业、医师个体与医疗机构签约服务或组建医生集团。

  无疑,医生集团的合法出现,给医生提供了新的选择。国家卫计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原副所长曹连元表示,体制内的国家工作人员开始向社会流动,恢复医生自由执业者的本来性质。

  此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医生都被归入国办公立医院中,1980年,广东省出现第一个个体行医的诊所。直到2009年,医生多点执业终于开启了一扇“窗户”。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稳步推动医务人员合理流动。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郭云沛表示,尤其是近10年来,人们对医疗出现不同需求,原本集中在公立医疗机构中的医疗资源,正逐步被释放出来。医生集团,则为医生选择提供医疗服务的信息交流平台。

  从2015年,第一届医生集团大会,50家医生集团代表参会,到2016年第二届80家,如今,已有200余家。《中国医生集团发展蓝皮书》更是显示目前我国有各类医生集团500个。

  有温度的医疗服务

  “以最佳之医术、尽我所能、解除病家痛苦”,是自由执业医生立下的誓言。医生集团正用一种新的形式,为差异化的医疗需求提供服务。

  新加坡知名医院管理专家陆圣杰总结了患者们的需求,第一,我是人、不是病人;第二,有效的诊断;第三,就医方便,等待时间不长,且服务周到。

  哈特瑞姆心率专科医生集团创始人刘兴鹏举例说,以心脏房颤杂交手术为例,需要内科、外科、麻醉、影像等各学科,“1”个全职专家走出来,同时有“N”个学科专家利用多点执业政策进行协作。通过这样的形式,开展很多公立医院很难开展的手术。

  健康时报曾刊登《医生集团能治什么病》一文,对8家医生集团进行了详细介绍。或让患者拥有可以休息的环境、或把服务带到社区、或用互联网做健康指导,远超传统开药、治疗、手术的范畴。

  “花90%的时间在患者身上,花5%~10%的时间研究医生集团这个平台”,新加坡百汇医疗运营总监丁晓东表示,并非公立医院不好,而是医生集团正朝着基本医疗之外的服务努力,给患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优质医疗下沉到基层

  县级医院承担着县域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重大疑难病症的转诊的重任。除了提供优质服务外,越来越多的医生集团将目光放在了基层上。

  2015年9月,国务院《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定下在2020年,把县域90%的病人留在县内的目标。

  对此,今年4月,国家卫计委更是通过胡大一医生集团的专家资源,联合智能穿戴设备企业,对3000余家乡镇和社区医院实行初步改造。

  “到了乡镇卫生院和城市卫生站,发现医生培训的需求太大了!”刘兴鹏感慨道,基层水平不高,在培训方面,哈特瑞姆平台上每天都有专家视频和音频培训,能够给到基层医生更多的帮助。

  医保难题仍在探索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医生集团至今发展时间不长,对医生的逐步释放还面临很多壁垒。

  以医疗保险为例,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苗艳青博士表示,现有的基本医疗保险只能给到机构,无法支持医生集团发展。于医生而言,医疗风险也缺乏保护。

  而在团体执业模式相对成熟的美国,针对医生团体执业相关保险很多,除医疗服务保险外,还有医疗事故险等。对此,一些医生集团也做出探索,中国大陆第一张医生个人购买的责任险单落户张强医生集团。

  在此次大会上,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顾昕教授发表“医生集团如何与医保接轨”的主题报告中指出,对于医生集团而言,医保支付制度尚在探索应与医保机构订立契约,按病种设立医保支付价格。目前,福建已在试点中。

  正如张强医生所言:尽管中国医生的激情被点燃,尽管医生集团被写入国务院健康规划文件,从“医生”到“医生集团”,还有很长的距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