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正在田间务农的人告诉记者,这片生态园区种植的青菜,将会被运往北京新发地菜市场等地。而这片垃圾的堆放地点,距离首创国际半岛小区更是不到100米的距离。
根据我国2003年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而在国家卫计委制定的《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中更是有明确说明,棉签等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物品及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和医疗器械,属于感染性废物,具有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风险;废弃的汞温度计属于化学性废物,则具有毒性、腐蚀性的风险。
但居民和记者在垃圾现场发现的采血针、注射液、输液针管、棉签、药瓶、温度计、疑似生物制剂的药瓶盖、动物骨头等,在法律上是否能被定为医疗废物,仍需要有关部门定论。
51次投诉,家后门的垃圾山谁来管
读者与健康时报记者取得联系时,已经是居民第51次投诉了。居民陶女士表示很无奈,此前,自3月起,小区内的居民分别向物业、市长热线、城管、环保稽查等进行了投诉。
然而时至今日,这些垃圾从何而来?是否为医疗垃圾?对于居民来说,依然是未解的难题。
6月3日,垃圾山再次燃起了明火,在接到居民投诉后,北京市通州区城管人员与消防队来到垃圾现场。现场的城管工作人员表示,初步看来,这些垃圾在这里堆放已有很长时间。
不过,“是否为医疗垃圾,城管既无权调取街边的摄像头录像,也无法做鉴定”,即便对违规倾倒同样痛恨的城管人员,对此依然是无可奈何。
城管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能做的仅仅是把火扑灭,后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城管大队或当地政府将这些垃圾运走。
随后,在居民的投诉下,北京市通州区环保局相关人员也来到了现场进行调查。
根据初步判断,环保局工作人员认为,这些垃圾疑似中药渣和医疗废弃物,涉嫌非法填埋,会继续追查责任人,并联合当地政府做无害化处理。6月16日,在投诉举报13天之后,当居民再次向通州区环保局相关人员询问进展时,工作人员又称,目前还不能确定这些垃圾为医疗垃圾,或者混着医疗垃圾,需要由北京市环保局进行鉴定。
近半个月的等待,没能得到肯定的答案,而这些恶臭难闻的垃圾山,依然堆在原地未被运走。
随意倾倒医疗垃圾或可入刑
“不管是不是医疗垃圾,这样被倾倒在此处就是违法的,”北京市通州区环保局有关人员表示。但是,居民陶女士在研究了法律后认为,“是否为医疗垃圾,两者的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管理名录,医疗废物属于危险废物范畴。2002年实施的《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中明确提到,医疗废物禁止被填埋。2003年颁布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中也指出,国家推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现阶段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应采用高温热处置技术,同时对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厂和焚烧系统提出具体要求。
2013年12月27日,国家卫计委和环保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通知》的通知中强调,对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医疗废物涉嫌犯罪的应当及时移交公安机关查处,并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3〕15号)予以严厉打击。
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明文规定,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一百吨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后果特别严重”。在医院、学校、居民区等人口集中地区及其附近,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的应当从重处罚。
如果只是一般的生活垃圾,根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相关规定,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生活垃圾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虽然垃圾中有很多医疗用品都被粉碎过的,但不能因为垃圾数量庞大,就否认里面有医疗垃圾的存在,也许这正是倾倒者希望混淆视听的”,陶女士说。
严法之下该罚谁?居民们认为,如果只是单纯地把垃圾运走,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类似问题还有可能发生。现在更重要的是追责,即搞清楚是谁将垃圾运来此处。截至报道刊发之日,小区居民们仍在等待环保、城管部门的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