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介绍:近日,由健康时报与名中药老字号雷允上旗下“神象参茸”联合举办的“夏季疲劳营养应对”讲座在上海举行。炖服、蒸服、煮服……人参的传统服用方法和过程繁琐复杂,野山参粉给消费者带来了便捷。神象参茸在药品GMP加工厂规范生产,各项指标(包含农残、含量等)均得到有效控制,产品更加安全、可靠。
我国为药用人参最早的国家,史载人参“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人参味甘微苦,微温而不燥。性秉中和,善补脾肺之气。脾为生化之源,肺主一身之气,故而脾肺之气充足则一身之气皆旺盛。且又可益气生津,人体之气血津液充沛则精神安然,故为治疗一切大病、久病、大出血后元气虚衰欲脱之要品。
受访专家:余震,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崇明分院院长,肠外与肠内营养诊疗部主任,胃肠外科主任医师、教授。
擅长:胃肠道手术和临床营养,包括胃癌、大肠癌、便秘、消化道瘘的手术治疗以及临床营养和术后疲劳综合征的研究等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专家门诊)
平时就好好注重饮食,等到生病后,如果能做到进补讲究科学方法,也是能延年益寿的。
“我的专业是胃肠道手术和临床营养,通俗点说,就是专门研究如何帮助病人调整好营养,让他们不仅仅能抗击包括肿瘤在内的各种疾病,也能调整好自己的身体状态,应对需要接受的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方式。”余震主任在活动现场介绍。
“一般而言,术前主要做的是营养评估和补充,手术过程主要靠麻醉师、护理和医生共同保障,而等到手术结束后,解除疲劳就主要交给我们这些研究营养的专业医生了。”余震介绍,“有的老年人年纪大了怕开刀后扛不过来,你们知道怎么能让病人早点恢复吗?”台下一阵热烈讨论,隐隐有些期待。
“我一位患者刚刚胃肠肿瘤刚开刀不久,有一点通气,但还是处于肿胀阶段,我给管床医生也是我的学生的建议是,用一些含参类成分的注射液,鱼油用上去,立即起来运动,在通气的情况下,给一点葡萄糖,再来点利尿药排除肠道水分。等再好一些,可以吃一些甲鱼和人参。”余震介绍了他应对术后肿胀的绝活儿,而这也是他多年的研究成果。
从2009年,余震开始做术后疲劳恢复研究。除了甲鱼,人参也成为他在临床中应对术后疲劳的得力助手。
“被历代医药名家均视为君之首药的人参,4000多年都一直得到赞誉,为啥不能拿来试试?”余震一开始给患者用的是现成的参麦注射液,对比下来,效果十分有效。
为了最大限度发挥人参的作用,在原来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余震也在自己身上做了简单试验,每周故意加大运动量消耗体力。如果在高强度运动后服用人参,那么酸痛恢复较快。“有科学依据的进补,可比乱吃保健品好多了。”余震认为。
从医近30年,经他调理后,很多胃肠肿瘤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或存活年限都超出了平均水平,而且他们的生活质量都很不错。一位手术已经十五六年的患者还和余震主任成了好朋友。
“有人肯定想问怎么选购人参和甲鱼,我主张量力而行,但一分价钱一分货,别过于贪便宜。比如人参的主要功效是皂苷,其中RB-1是比较主要的,而据以往研究显示,野山参的皂苷含量比普通人参要高出一截。提醒大家一点,人参最能保持营养和吸收的方式就是清炖。讲究一些的,切片放在搪瓷小碗里,隔水炖,吃完饭半小时服用;更方便的办法就是像我一样,切片放在冰箱里,到时候抓一把放在口里嚼碎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