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制冷降温,人之常情。冷风机、空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无论是办公室、汽车等空间里,都被各种制冷设备变成了“凉凉的清秋”。然而,制冷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帮助我们降温避暑的同时,也能产生一种疾病——“空调病”。
中医认为,空间降温,可直接产生风、寒、燥邪。根据中医病因学的特点,这些邪气作用于不同的人,可产生不同的症状或者疾病。易见鼻塞流涕、打喷嚏、咽痒咳嗽、眼干痒、头晕头痛、恶风寒、发热、头项强痛、面肌麻痹、口眼歪斜、颈肩腰痛、肌肉疼痛等症状。从而发生感冒、咳嗽、口癖等多种疾病。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空调病”?
1.中医调护避风寒,适时加衣保暖,饮用姜糖酸梅汤;2.出现鼻塞、流清涕等外感症状时,可艾灸大椎、风池、神阙、关元、足三里等温经散寒,每穴10分钟,每日1~2次,10天1疗程;3.尽量避免使用空调或者减少在空调环境滞留时间;4.使用空调前需清理空调内蓄积的尘埃,避免细菌产生;5.降温不宜太低,与室外温差不宜过大,出风口不宜直对人体,定时开门窗换气;6.炎热环境下出汗时,待汗止后再进空调房间;7.适当运动,增加饮水量。能做到以上几点,可很大程度避免“空调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