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岁的老先生,已经感觉到身体机能的衰退:“现在年龄大了,讲话也不那么响亮了,左眼还有青光眼,有点畏光。”去年余老摔了一跤,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现在每隔一段就得去复查。老先生感慨,毕竟年事高了,“六七十岁的时候,没有生过病,也没看过医生。”
这或许得益于他的好习惯。余光中年轻时就喜欢登高,泰山、黄山、中山陵、爱丁堡史考特纪念黑塔都有他的足迹。家住在八楼、研究室在五楼,除非有客人同行,余光中都是爬楼梯,练就好腿力。哪怕到了现在,“身体允许的话,还会散散步。”
虽然身体欠安,但余老还是闲不下来。他每天早晨会读读古诗,看会儿书,写写文章。“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这四样,我还是不停的。尽管身体不是很好,但头脑并没有坏。”他也有娱乐,“最近在看《琅琊榜》,非常迷,已经看了四五遍了。”
余老和夫人范我存1956年在台湾结婚,相知相携已经度过了61年。在余光中的诗中,情诗占了百余首,有不少很引人遐思。余光中庆幸妻子没有从字里行间去搜索微言大义。“如果妻子对艺术家丈夫把一本账算得太清楚,对艺术绝对是一种障碍。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她自信的表现。”
丈夫好不好,当然只有妻子最清楚。“虽然他不是常会说甜言蜜语体贴的丈夫,但是他以行动来表示对我和孩子的爱。”做夫妻40年了,两人鲜少吵架。余光中脾气虽急,但从不迁怒,而且脾气发过就放下了,心胸非常开阔。“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夫妻相处是靠妥协。婚姻是一种妥协的艺术,是一对一的民主,一加一的自由。”这是余光中的“婚姻之道”。综合自《现代快报》、中新网、新华网、《余光中传——茱萸的孩子》